在頭渡趕場
發(fā)布時間:2022-09-27 08:56:40 來源:
新聞?wù)?

  

  陳培全

  南川頭渡鎮(zhèn)不大的農(nóng)貿(mào)市場燈火通明,三對肉販正將豬身的不同部位分離切好。他們都是夫妻檔,男的均有“目無全牛”之功,女的在旁用小刀剔出血筋,用毛巾沾干血漬。他們知道,豬肉也是講賣相的。賣肉的都起得早,這陣還只在寅時正旺。

  每次喚醒黎明的當屬那聲女高音:“手工石磨米粉,小河面條,甜酒。”每旬的二、五、八日,東方剛顯一抹白,就會有一個掛在三輪車上的電喇叭里放出聲音,從頭渡鎮(zhèn)由西向東穿過。聲音不算甜美,但十足的中氣在喚醒人們該起床趕場了。

  隨后各種貨品也陸續(xù)進場開市。油炸粽子、油炸米豆糕的香味飄逸流出,刺激著過往人們的味蕾。

  頭渡鎮(zhèn)因金山湖而成為眾人向往的旅游避暑地。每逢趕場天,鎮(zhèn)上的人都會來采購需要的物資。在這里休閑的中心城區(qū)和南川城區(qū)的人們更看重的還是當?shù)剞r(nóng)民背來的土貨。從主公路到市場內(nèi)有二十來米水泥小道,這里是趕場的重頭戲。山民們自己背來的應(yīng)季果蔬都愛放在小道兩旁等待買家。

  一對銀發(fā)夫妻走來,女的看見一“稀洋背”里的葉子菜隨即弓身撿起一把問:“好多錢一把?”菜主人:“一塊錢。”女的又往下翻了翻:“你這菜啷個捆得大的大,小的小喲?”菜主人不好意思地齜牙一笑道:“天不亮就起來扯的,捆的時候又沒得輕重。”說完又齜出上下門牙。女的摸出手機想用微信付款。菜主人為難地說:“我沒得微信。”又道:“你去拿賣肉的嗎!”并向就近的肉攤翹了翹嘴唇。女的叫老頭去掃微信付款。老頭回來給賣家講:“錢拿了哈。”賣家像根本沒這回事,只顧應(yīng)付另外的買菜人。銀發(fā)老頭提高嗓門道:“拿了錢了哈。”菜主人見老頭盯著自己才道:“他要給的個。”離開時女的還重重地對老頭說:“看嘛,這才是地道的各人種的菜。”因“嘛”字帶點兒化音,一聽就是中心城區(qū)來的。

  金山晚熟李個頭不大,但脆而甜,紅皮表面還布滿了白霜。李子的主人看著來往的買家,希望有人前來光顧。一中年婦女走過了又回頭看了看李子。他好像是被可愛的小果吸引,返身問:“可以嘗不?”賣家:“可以,嘗就是。”婦女彎腰選一個,用自帶的瓶裝水洗了洗咬一口,甜甜的。賣家道:“都是才從樹上摘下的,又不臟,這白霜就是不要洗,直接吃才有新鮮李子的味道。來嘛,你再嘗個。”伸手從背篼里選一個大的給婦女,女子接過:“不好得喲,吃一個又一個的。”李子主人道:“有啷個不好得嘛,自己的,主要是難得摘,你到我們屋頭去的話,隨便你摘隨便你拿。我是天麻麻亮就起來摘的,難得背得很。”帶霜的李子確實清香味更濃,婦女問:“好多錢一斤嘛?”賣家:“十塊錢三斤。”婦女面露難色,賣家:“你不買沒得啷個,你去就是。”婦女倒還蹲下,選了三斤李子,稱好后,賣家又抓上一把:“這些送給你。”隨手裝進塑料袋里。

  “大孃,你來買啥子?”一個二十幾歲的姑娘拍了拍老人的肩并附著她的耳朵說。老人轉(zhuǎn)身一臉驚喜:“好久沒看見你了,小英。我不買啷個就是來轉(zhuǎn)了耍。”又道:“我家推得有嫩包谷,到我的去,我給你做包谷湯包吃。”叫小英的又附著老人的耳朵講:“大孃,我屋也有。一個鎮(zhèn)上都好久不見了,你到我家去耍嘛。”老人“啊,啊”兩聲后才“要得、要得”。

  一位頭發(fā)花白的老嫗,面前放著一些茄子和幾個南瓜。有人來選好茄子,稱秤時她卻拿不出秤來。她叫旁邊的大姐幫忙稱一下。大姐因自己也在賣豇豆,好一陣才轉(zhuǎn)過身來幫她稱。茄子的主人臉上始終帶著微笑,買家也耐心地等著,她們就像沒事一樣。

  金山包谷糯又甜,是出了名的。一長胡須老人面前放著滿滿一背包谷。有人上前問:“好多錢一斤?”老人:“兩塊五。”來人彎下腰拿起一個就準備剝掉外殼。老者:“不準剝哈。”來人:“城里買包谷都是要剝殼的,你不準剝哪個買喲!”老人一本正經(jīng):“不準剝,都是帶殼賣。”他面無表情。來人又道:“剝了殼我給你多買點。”老者不為所動。這時他眼睛突然一亮道:“老表,你在城里哪的,哪陣回來的喲?”完全把買的人甩在一邊。老表:“哥,你來賣包谷呀!老娘在屋頭,中秋了總要回來團個圓噻。”兩人旁若無人地聊起來。一會兒,長須老者弓身捧起六七個包谷:“來來來拿去期(期是發(fā)音,吃的意思)。”老表往外推。長須老人面帶慍色:“我是拿給三舅期的。”老表只好收下。

  外面的交易當然也擋不住市場里的買賣。一顧客在油炸攤前買了四個粽子、八個米豆糕。老板說:“你買得多,我送你兩個。”即用木筷將兩個品相差一點的豆糕夾給買者。

  鄉(xiāng)鎮(zhèn)趕場都稱火炮場,上午十一點不到市場就收攤了。賣米粉面條的銷出去一大半;賣肉的也僅剩一點邊角余料。只有長須老者還獨自守在半背包谷旁,外人不能理解他等待的是什么!

  在頭渡趕場,似乎還能感受到一些鄉(xiāng)土的純真,少了許多市井氣,讓人在買賣中覺出古樸的清香、樸實的善良。

相關(guān)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