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參加重慶之聲“民生熱線”訪談
發布時間:2022-09-01 09:39:08 來源:
新聞摘要:

  我區參加重慶之聲“民生熱線”訪談

  聽!城市更新建設的南川做法

  南川網訊(記者 羅苑瑜)8月30日上午10時,重慶之聲“民生熱線”欄目開播,區政務服務中心、區住房城鄉建委受邀參加訪談,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動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和品質提升”為主題,向聽眾介紹了我區城市更新建設的經驗做法。

  作為此次訪談的主要嘉賓,區住房城鄉建委副主任駱洪全主要圍繞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具體目標任務,我區開展城市更新建設的發展歷程、試點示范做法、遇到的難點困難、如何建立長效機制,及未來我區城市建設發展思路等做了系統、全面的介紹。

  訪談中,駱洪全首先解答了什么是城市更新,為什么要實施城市更新。他說:“城市作為一個有機生命體,隨著不斷發展,各類‘城市病’逐步顯現,主要體現在物質性老化和功能性衰退等方面,其功能與設施不適應現代生活、生產需求,無法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需要通過保護修繕、改造提升、拆舊建新等更新方式,綜合考慮安全、生產、生活、生態、人文與交通等因素,實現對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利用。”

  駱洪全介紹,我區把東街作為舊城有機更新的試點,將一部分街區用于拆遷安置,一部分街區修繕改造為具有老舊特色的旅游景區,力避城市更新后的“空心化”,實現棚戶區新生后的持續“生長”。從曾經的棚戶區到如今的文旅商業綜合體,東街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9.7億元,中介機構評估市值達26億元。

  近日,在市政府《關于對2021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中,我區榜上有名。“這正是對我區實施城市更新建設工作有力、成效明顯的肯定。”駱洪全說。

  為打造城市更新南川樣本,我區構建了由“生態宜居、健康舒適、安全韌性、交通便捷、風貌特色、整潔有序、多元包容、創新活力”8個維度,65個基礎指標+21個補充指標+6個特色指標組成的城市體檢指標體系。依據南川區發展實際,開具了南川“城市發展優勢清單”“城市發展短板清單”“城市病清單”,并針對發展短板和“城市病”提出提升策略和治理措施,同時結合相關部門正在開展和計劃開展的工作,形成了“城市治理項目建議清單”。

  駱洪全介紹,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我區以建設宜居城市、綠色城市、韌性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不斷提升城市人居環境質量、人民生活質量、城市競爭力為總體目標,從堅持政府主導、強化市場運作,強調統籌推進、著力突破重點,著眼遠期規劃、有序滾動實施三方面建立長效機制。通過不斷探索實踐,破解現存的不利于城市更新的“制度高墻”和“路徑障礙”,推動城市更新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下一步,我區將堅持產城融合、旅城共興,以東街業態提升為重點,建設“美食城”“購物城”“娛樂城”“不夜城”,打造重慶文旅新的魅力磁場。有序實施老舊片區改造,加快推進公路養護隊片區、中心農貿市場片區、黃泥堡片區等棚戶區改造項目,推動城市有機更新。提升城市風貌,推動城市景觀、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共融共美,加快建設鳳嘴江沿線濱河公園,打造美麗城市的“點睛之筆”。注重城市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統籌好東街、尹子祠文化公園、金佛山書畫院業態布局,推動城市哲學與城市美學美美與共。深化大城細管、大城眾管、大城智管,提高城市精細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