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平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走向金佛山,拜見杜鵑花,宋人秦觀的《好事近·夢中作》這首詞一直縈繞伴隨。
谷雨后的一天早晨,我在現實中坐上懸空吊纜,如展翅高翔的鳥兒飛越金佛山,緩坡處青綠層層疊疊,各色野花恣意盛放;陡峭處崖壁刀劈斧削。如此反反復復,直至頂端,讓人驀然想到人生。這是大自然在暗示嗎?
頂端又是一個起點,要想瞻仰上百年上千年的金佛山野生杜鵑花,還得身體力行步步向上,沒有虔誠之心,哪會有眼福。
1
在我眼中,金佛山是白色的。
20多年前的大年初二,一群朋友相約去金佛山看雪。欣賞漫天飛雪,是身處低海拔的重慶人的執念。
我們先坐綠皮火車到南川,再坐三輪車顛簸到金佛山后山腳下。
彼時,夜幕一層又一層地罩向我們,氣溫在一分一秒地下降,白雪覆蓋大地,記憶中的小路隱匿了,期待中的客棧落空了,我們迷路了。黑暗中,我們只有用腳摸索著走,不知走了多久,竟然來到了一個洞口,一群人趕緊躲了進去。
在洞里,我們吃著餅干火腿腸之類的食物哄了哄胃,然后七嘴八舌,干脆就在洞里過夜。
過了一會兒,初進洞時的微暖消失,身體越來越冷。于是兩男士出洞探路,不久回來說,找到路了。
我們尾隨著魚貫出洞,深一腳淺一腳地穿行在林海雪原中,后來才知道,他倆根本沒有找到路,但想到如果坐著不動很可能出大問題,不如哄我們走動,哪怕走到天明,其間說不定能有奇遇呢。途中有位女士一腳踏空,好在她身手敏捷,一把抓住了路邊樹根,才幸免掉下山崖。
正當我們絕望時,一團微弱的黃色燈光隱隱約約地出現在密林中,我們不顧手腳酸軟,向這金子般的光亮奔去。
我們誤打誤撞到了護林人小屋,質樸的護林員收留了我們。小屋沒有多余的床,大部分人只有坐著,護林員為我們生了火,溫暖著過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我們千恩萬謝告別了護林員,踏上茫茫雪原。整個金佛山幾乎沒有雜色,一身素白。我們一路說笑,還不時停下來打雪仗。空氣清冽刺鼻,雪很厚,踩出厚厚的腳印,發出咔嚓聲,頗有力度,恰如我們彼時的膽量。
我們終于來到了金佛山最高處的風吹嶺。實至名歸的地方,寒風凜冽地刮來刮去,滿眼滿鼻滿臉地襲擊,進氣出氣都有些困難。
我們在風吹嶺跺著腳哈著氣,放眼四周,整個金佛山蛻變為雪山,目光所及,“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凈”,可與賈寶玉落寞的心境相反,我們好欣喜,純潔素雅,一塵不染,清靜獨有。
當天的風吹嶺只有我們一群人,從上山到下山也只有我們。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迷路或坐一夜或吃不到熱飯,大家沒有一句怨言,太難得。
那晚無雪,皓月皎潔,銀河流轉,繁星閃爍……我們在潔白的雪地上,點燃篝火,炸響鞭炮,放起煙花,扯開喉嚨,對天空大叫,向曠野獅吼,齊聲高唱“快讓我在雪地上撒點野”……一群平常文質彬彬的文人,在雪夜金佛山上,長期壓抑的小宇宙爆發又爆發。
潔白,我對金佛山的第一印象。
2
金色,我對金佛山的第二印象。
在后來的日子里,多次經過金佛山下,清晨或黃昏,太陽照得山似佛祖側臥,龐大逶迤綿延數十公里的巖石懸崖,金碧輝煌。古人尊其為金佛山,“朝望金佛山,暮望金佛山,金佛何崔嵬,縹緲云霞間。”宋代《望金佛山謠》為證。
遙望這尊天地間自然生成的金色臥佛,猜想,這方水土的人們天天抬頭可見,內心會得到怎樣的啟示和撫慰?
金佛山臥佛心臟深處的古佛洞,讓人倍感神奇。堅硬山壁自己裂開一線天,僅可走一人的天然窄道旁怪石嶙峋,曲曲折折。
驀然想到陶淵明的“初極狹,才通人……”一拐又一拐,據說有七十二拐,寒氣撲面,越來越冷。終于到了,眼前所見強烈超過預想。萬萬沒料到這個洞會有這么大!而且,上面是山峰壓頂,地面有一池凈水。據考,這種格局已存在350萬年。
那尊從臥佛心臟處降下的巨石古佛端坐洞中,肅容謙卑,坐鎮不語,讓人肅然起敬。龐大的洞中兩旁,有現代人塑造的1250尊羅漢,圍繞著釋迦牟尼,氣勢磅礴,震懾我等凡人,自覺渺小。
也不知,當年為我們躲避風雪的是不是這個洞,如果當時壯膽往里走,那將是一場怎樣幸運的相遇。
不過我們還是托古佛之福,偶遇了護林人,冥冥中自有安排。
3
彩色,我對金佛山的第三印象。
今年春天,我再次來到了南川,為的是久聞大名的金佛山野生杜鵑花。
我們下了空中吊纜,徒步往上,石梯兩旁都是密林修竹野花……“杜鵑花!杜鵑花!”前面的人仰頭驚呼。
抬眼向右望去,一株比成人高出好幾倍的樹上開滿粉色金山杜鵑。左邊又出現一棵,高大的樹冠上鋪滿鮮紅的麻葉杜鵑。拾級而上,驚喜聲此起彼伏,左顧右盼:彎尖杜鵑、闊柄杜鵑、喇叭杜鵑、樹楓杜鵑……這些紅紅粉粉黃黃白白的杜鵑花,次第驚現,棵棵高大堅韌,只能仰視。開花的樹木這么高我是第一次見,一路贊嘆一路狂拍,不經意間,來到一棵巨高巨大的金山杜鵑花樹前,大家屏息靜氣望著這棵從根部開枝、無數粗壯枝丫向上、繁花如云團的千年大樹,崇敬感油然而生。
它名為望帝杜鵑古樹,與另一處的千年杜鵑王子遙遙相隔,彼此思念時,只有托付杜鵑鳥與蜜蜂為它們殷勤探看。
終于來到被密稠杜鵑花樹遮蔽得密不透風的重巒疊嶂間,60多萬株杜鵑花樹競相綻放,姹紫嫣紅鋪向天邊,滿目春色洶涌,唱和著秦觀夢中的“花動一山春色”。
谷雨后的杜鵑花,大山之巔的杜鵑花,早濡晨露暮染霞,朵朵鮮活水靈,纖塵不染,純潔高雅,不同凡響。這些品質來源于它的特殊位置——北緯30度。在這條地球神秘緯線之上,有古中國、埃及金字塔、英國巨石陣……金佛山也占有一席。
風有約,花不誤。等候金佛山杜鵑花綻放,是今年春天最令人期待的花事。
早就聽說金佛山野生杜鵑花好看,心想,近在咫尺,早晚會去。經歷了疫情三年后感悟到:該奮斗的時候要奮斗,該虛度的時候要虛度,這樣的人生才敢說沒辜負。南川那方凈土那座金佛山上的杜鵑花再不能錯過了。等待是有希望的美妙狀態,就像小伙等豆蔻女子成年,娶她,然后十月懷胎,分娩,孕育出一生的燦爛。
三季等待,今春見證,結果好得大大超出預想。細看株株杜鵑樹遒勁高大,花朵個個美麗精致;放眼浩瀚的花海,讓人癡迷沉醉,白霧輕籠,隨風飄浮,時濃時淡,人置身其間,猶如幻化為仙子,輕盈靈動在杜鵑花層林之上。
那一刻,物我兩忘。
觸摸杜鵑花堅韌粗糲的褐色樹身,仰望沒被設置的自然狀態的枝丫,還有那如朝暉似彩霞的濃密花朵,不由得心生敬佩。
風霜雷電,酷熱嚴寒,全靠杜鵑花們硬抗。千年孤獨,悲喜自度。這些幾百年上千年的野生杜鵑花樹,是叢林法則中的勝出者,是強勁生命力的活標本。
到金佛山走一遭,給予我們的是自然生命的元氣,是對未來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