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輾轉兩地,4次參與救火,上萬人轉評贊,他說:
“我不是勇士,我只是盡我所能”
■ 記者 陳蕗穎
“這是誰家的孩子呀?昨天參與了滅山火,今天又看到他的身影。”
“昨天我也碰到他了,今天又去了?”
“這個弟弟是不是之前就去那個?”“是他是他,在橋上都累癱了。”
……
連日來,我市多地相繼突發山火,許多普通市民、志愿者也積極參與到救援中。一個多次出現的身影漸漸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多位網友發布的尋人視頻中,這個身影奔跑忙碌在涪陵兩起山火的現場,撲火、運物資、挖隔離帶……全身濕透、滿身污跡、累到癱軟,經過上萬人的轉評贊,很快就找到視頻中的主人公——余秋朋。
視頻中的畫面并不是他這些天經歷的全部,在短短4天時間里,他輾轉涪陵、南川兩地,4次參與救火,他說:“我不是勇士,我只是盡我所能。”
“只覺得腦袋里‘轟’的一聲,身體不自覺地就往那邊跑了。”
8月17日晚8點左右,涪陵區江北街道點易社區爻里小鎮斜對面的北山坪突發山火。當時,余秋朋正在江東濱江公園游玩,看到了大火燒山的場景。“我當時只覺得腦袋里‘轟’的一聲,身體不自覺地就往那邊跑了。”余秋朋說,當時看著不遠,其實相隔了有好幾公里路,由于交通管制沒有通行工具,他連走帶跑了一個多小時才抵達現場。
剛開始,余秋朋申請去打火,由于現場危險,救援人員拒絕了他的要求,只同意他在安全范圍內幫忙傳遞物資。兩個小時后,物資搬運工作逐漸收尾,看著疲憊不堪的救援人員,余秋朋再一次申請參與滅火,現場救援人員最終同意讓他幫忙收拾已使用的消防水管,并囑咐他“一旦有危險立刻匯報,不能逞強”。
“收拾水管的時候,我們無意間發現了山火燃燒后的草木灰里有一處星星點點的火星子。大家擔心火星子遇到干燥的樹枝和草,又會重新燃燒起來。”余秋朋說,起先他們想用樹枝將火星子打熄,但打了幾次都沒有太大的作用,他干脆直接用手將附近的沙土捧過來覆蓋在火星子上,這才徹底將其熄滅。“捧沙土的時候只想著怎么滅火,后來才發現,被火燒過的沙土很燙,兩只手都被燙得又紅又痛。”
從晚上10點一直到次日凌晨2點40分,余秋朋一直在現場幫忙送物資、拉水帶、砍隔離帶,直到火情基本得到控制,救援人員和志愿者們逐漸撤離。
“很累,從來沒這樣累過。”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到家時,余秋朋甚至連掏出鑰匙的力氣都沒有,癱坐在了家門口,還是家里人聽到他的敲門聲,才趕忙出來把他攙扶進去。
“送水的時候,我少喝一瓶,他們就能多喝一瓶。”
8月18日晚,涪陵區江北街道黃旗社區又出現山火,急需志愿者。
8月19日早上,一直關注著火情的余秋朋再次坐上了志愿者的車,直奔江北街道黃旗社區。
不同于北山坪的地形,黃旗地勢更加嚴峻,往山上運送物資只能從坡面六七十度,且燃燒后的斜坡上走。“沒法走,好多地方都是手腳并用地爬,完全是‘立’起爬山,地上也燙,頭頂上也燙。”即使穿著鞋,余秋朋也感覺到腳下的溫度驚人,往返10多次,最后才發現鞋底已經被燙壞了。
因為山路難走,剛開始運送物資時,余秋朋不敢帶太多東西,只背著1件水往上走??缮狭松?,他才意識到,高溫加上山路,自己運送過程中就要喝好幾瓶水,等真正送到救援人員手里時,一件水剩不了幾瓶了。“我就想著上山的時候盡量少喝水,我少喝一瓶,他們就能多喝一瓶。”余秋朋說,1件少了,就再背1件。每一次上山,余秋朋的背簍里都至少背著兩件水,空隙處還“見縫插針”地裝著一些防暑藥品。
余秋朋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運送物資就是最后一次,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救援人員正在原地休整,他想起之前聽救援人員說“這時候要是能吃一支冰糕就好了”,盡管背簍里已經裝了不少物資,但他還是特意帶上了一箱冰糕。“看到我帶來的冰糕,他們都很高興,全部都歡呼起來,能幫上忙,我也特別高興。”
“我想學習到更專業的知識,能夠幫助更多的人,為社會做更多的事情。”
因為一再出現在山火現場,余秋朋的身影引起了許多網友的關注,大家紛紛轉發視頻,希望找到這個參加救火的年輕小伙。
正當大家尋找他時,因為連續高溫天氣,南川也同樣遭遇了山火,參加了一天救火的余秋朋聽說南川亟需志愿者的消息,又立刻乘坐客車返回家鄉南川,再一次和救援人員、志愿者們站在了一起。
在得知他已經在涪陵參加了兩次救火后,大家擔心他的身體支撐不住,不讓他上山,而是在山下進行物資的調配,他開始在各個群里召集物資,負責接收送來的物資,當得知附近有些撤離下來的救援人員還沒有吃飯,他又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去給救援人員送吃的。在20日凌晨結束了志愿者工作,稍作休息后,余秋朋又參與到當天白天的志愿者工作中。
短短4天,對于余秋朋來說,是從未有過的充實和疲憊。眼鏡框架被掰變形了,還沒來得及修;手上的燙傷、劃傷,還沒有完全愈合;褲子被燒出好幾個大洞,鞋底被高溫燙壞,衣服上煙熏火燎的痕跡再也洗不掉,成為他人生中一個特殊而難忘的經歷。
“4次救火,因為不是專業人員,我只能做一些輔助工作,我想學習到更專業的知識,能夠幫助更多的人,為社會做更多的事情。”了解到他的想法后,曾經在涪陵和他一起參與救火的重慶995應急救援大隊長壽中隊的隊員們專程趕到南川,為他送來了隊服,破格將他招入了隊伍。“加入救援隊后,余秋朋會得到相應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培訓,我們還會為他發放配套的設施裝備,今后,他將會更加專業地投入到救援當中去。”重慶995應急救援大隊長壽中隊宣傳部部長郭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