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暢
1
陶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地方,卻常常泛起在我的心間,浮現在我的眼前,并且有些耀眼。最耀眼的精華濃縮在一幅畫中。
2022年7月3日,星期天,傍晚時分,離開陶坪的時候,天空忽然下起了小雨。村支書韓方學深情厚誼,騎摩托車為我們送行,他說道:歡迎常來陶坪,把陶坪當自己的家,?;丶铱纯础K€說,陶坪會讓尊貴的客人,尊貴的朋友,高高興興地來,滿滿意意地走。
滿不滿意另說。村支書儼然成了一名優秀導游。
小車開啟返程之后,一行人嚷嚷開了,都說要多發朋友圈,多發抖音。有個美女問,發抖音配什么音樂呢?或者配什么歌呢?我順口說道,可以用李杰的《家園》。于是,有人在手機上搜放歌曲《家園》。動人的旋律,優美的歌詞,頓時鉆進我們耳朵,回響在小車內,激蕩在山水間。
深深的愛著你啊,美麗的土地,一代一代的人們生活在這里。富饒的土地呀,花香飄萬里,微風吹動著大地,煩惱已過去!啊,美麗的家鄉,我愛你!
一行人都覺得,這首歌曲配陶坪那幅畫,那是相當妥帖。
對我來說,一回想到那幅畫,便能完成一次靈魂的升華,那精神為之一振的感覺,至今都是不能忘懷的記憶猶新。從晨光熹微到暮色降臨,從春光明媚到秋色滿天,那幅畫總是歷歷在目。那是山河與光影的完美交融,不僅呈現出勾人心魄的生態標簽,而且勾勒出千里江山的人間罕景,那幅畫瞬間就豐富并鎖定了我的念想。
也許,我的心已經被陶坪獨好的風景綁架了。
2
從繁忙的瑣事中抽離片刻,我們一行12人相約去看南川區德隆鎮的陶坪村,趕赴那一場與美景的約會。那是一場“不虛此行”的相遇,契合了人們對回歸自然的向往。
一頭扎進陶坪這滿目的蒼翠中,立刻擁有前所未有的放松,而那天地間宏大的景致,除了遼闊就是壯美,給予我們的,除了沖擊就是愜意。
一走進陶坪,我們就被輕盈的綠意包裹,蒼翠簇擁,青山如畫,高綠、低碳、富氧,奠定了陶坪底色。陶坪保持了天空的湛藍,大地的翠綠,山泉的甘甜。時間好像突然慢了下來,內心深處似乎多了幾分怡然。因為陶坪雖然不如古鎮古城,有著道不盡的溫婉柔情與詩情畫意,但是在不經意間,也能與古樸悠然的舊時光撞個滿懷。舊時光特別執拗地灑落在古樹茶上。
像一根長長的絲線,串起一排珍珠,陶坪的天壸、小迷宮、海螺溝、大拇指山等景點都閃閃發光,靈氣十足。歷經了歲月洗禮,沉淀至今的都極不平常,比如天壸。
我們觸摸小迷宮,借助礦燈、手機的光芒,看到了奇形怪狀。小迷宮檢驗勇氣,指點迷津,被稱為勇敢者的試驗地、智慧者的競技場。我們鉆進海螺溝,引頸向上,隨溝旋轉上行,體驗別有洞天,沒費多少功夫,就實現了螺旋式上升。
再看大拇指山,異峰突起,絕壁千仞,直插云端,遺世獨立。突兀而起,孤峰高聳,如柱挺立,山勢峻拔,氣勢磅礴,雄偉壯觀,臨空獨尊,四周刀劈斧削,讓人眼界洞開,驚魂震魄,嘆為觀止。
現在很難登頂大拇指山,但是有志者已經登頂插旗,讓五星紅旗在山頂上高高飄揚,迎風招展,似乎在訴說著什么,在提示著什么。我們想一飛沖天,到山頂尋找答案,揭開謎底。
仰望大拇指山,禁不住暢想:也許站在山巔,極目遠眺,遙看碧天遼闊,風起云涌,盡享山巒回環,光影交錯,有似君臨天下,以王者氣象,觀茶樹花開,茶入天壺,茶韻流芳。
山高人為峰,海闊心無界;登大拇指山,攀人生高峰。我們都想及鋒而試,捷足先登,登頂大拇指山。
當下,大拇指山只能目之所及,觸手可摸的則是一座神奇的巨型天壸。
3
走近巨型天壸,粗心大意、淺嘗輒止只能看到一尊飛來石,仔細一看,才能發現它的神奇。
圍著天壺,轉了幾圈,上下打量,左右環顧,何來此物,終無答案,我們內心只有無比激動。天壺屹立不倒于天空與大地之間,怎么看,都是鬼斧神工,惟妙惟肖,形神兼備,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四周無依無靠,頂端幾乎無土也無水,卻有樹木生機勃勃,汲取著天地靈氣,這種生命力的頑強不屈與賡續不滅讓我們十分感動,吸引到此游客看一看、摸一摸、照一照、贊一贊。
那一刻,我眼里看到的是,一株株古樹茶,彌漫山崗,一片片茶葉飛入天壺,絡繹不絕,一股股茶水流淌不息,甜蜜蔓延,一陣陣茶花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
果然,在天壸下端,步游道旁邊,有一個小洞深幽蜿蜒,洞中流水淙淙,細致婉約,清澈見底,直視無礙。游客們紛紛在出水處或觀水,或接水,或拍照,或評說,任源源不絕的流水滋潤著喜歡它的人們。
有人說,這是具有特殊功效的古樹茶水,有人說用這股水做成的農家宴一定無香不歡。
遠看天壺是一處小景,其實小景并不小,是為“茶樹鼻祖”而來。古樹茶,天壺沏,世間杯難裝,唯有人相接,接的是古樹茶的芬芳萬里,是千家萬戶的煙火氣。
當天中午,我們就在韓支書家里品嘗農家宴,聆聽了韓家廚房里傳出的“鍋碗瓢盆協奏曲”。色香味形不用多說,看似其貌不揚,卻如神仙美味,見之聞之,口水難以自持,舌尖輕輕一抵,口感便順著喉嚨滑入胃中,留下醉人余香縈繞在唇齒間久久未散。幾口下肚,口腹滿足,瞬間就收回對鄉下人“食物欠香”的成見。
村民們習慣于用古樹茶水熬制干勁湯,也就是金佛山油茶。這是金佛山的一道美食,品飲后不僅提神醒腦,而且消食健胃。午餐后,我們喝了一碗油茶,有如滿血復活,于是出門繼續漫游,終將與極致美景不期而遇。
流連忘返,除了美景,陶坪的美食,就成了多來陶坪的另一個理由。置身陶坪,分明感受到濃濃煙火氣,日子會快意如畫,愜意如詩。
4
或許冥冥之中,陶坪村與茶樹村相鄰就是老天特意安排。茶樹村那樹齡2700多年的“茶樹鼻祖”,枝繁葉茂,繁衍不息,子子孫孫扎根于美麗土地。
茶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茶,吸天地靈氣,采日月精華。一盞茶在手,如天人合一,如撫日托月,如捧著千山萬水。茶湯漫過唇齒,一飲清心,再飲滌塵,三飲飄然而悟道登真。
大浪淘沙,優勝劣汰,能傳承千年的都應是好東西。古樹茶與眾不同,大樹高枝,雨前爭長,葭為珍品,尤為珍貴,因此價格不菲,譽為“天賜佛茶”。由此,2016年12月20日,重慶成立了古樹茶研究院。南川形象歌曲《美麗南川我的家》所唱“一片茶葉一杯茶”,就是對古樹茶的一種簡潔描述。品一杯古樹茶,是視覺和味蕾的雙重享受,讓人瞬間享受到千年名茶的美妙與魅力,品嘗到穿越千年的驚艷與純正。
據專家介紹,古樹茶花的藥用與功效不同一般。古樹茶花可以入藥,清熱、解毒、解酒、涼血止血、寧心安神,具有一定的保健治療作用。對于一些皮膚病有治療作用,對于高血壓、糖尿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南川是中國名茶之鄉,產茶歷史悠久,在《華陽國志》《茶譜》《茶經》等史書中均有記載。“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這佐證了南川古樹茶為世界茶葉起源品種之一。
德隆鎮地處海拔1300米的金佛山東麓,在這里,金佛山古樹茶已有上千年的種植歷史,獨特的自然生長環境和特有果木品質,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目前,古樹茶種植面積已達8200畝,涉及800多戶,總產值已經突破8000萬元。當地為巨型天壺準備了大量名貴古樹茶,大拇指山從古至今都豎著大拇指。
5
當天傍晚時分,離開陶坪的時候,小車行至陶坪村口,一個即將分岔的路口,我們意外發現一道彩虹正在浪漫生成。人與自然的和諧畫卷,贏來了彩虹眷顧。
我們全都下車賞景,靜看大拇指山一側,彩虹已經升起,從左向右,慢慢伸向天壺,直到“茶樹鼻祖”一側,彩虹漸漸升起,從右向左,慢慢伸向天壺,在天壺的上空交匯對接為一條完整彩虹,渲染生成一幅美輪美奐的宏大景致。
其間,陶坪上空浮云不斷,云彩一朵接一朵從四面八方不斷涌起、擴散、上飄,一時間天空中飄滿彩色云朵,彩云不斷變換姿態,時而像飛鳥,時而像動物,有人驚呼:海市蜃樓!有人感慨:光看這天空,就像到了海邊一樣。
此時此刻,隨手一拍,都是手機屏保畫面,也可上雜志封面。而我,只在心里默念:天壺,古樹茶,大拇指山,他們不會走;彩云,彩虹,你也不要走,不要走;你要走,就帶著我一起走,到天涯海角也緊緊跟著你,跟你一起走,一起走,你不要留下我。
也許心中默念的不止我一個人。于是,在天壸前、大拇指山下、古樹茶邊展示太極拳、八段錦、扇子舞的4名綠衣女子,和興高采烈的我們一起,興奮在彩虹下,激動在彩云前,及時擺出多種姿勢,以優雅的造型融入了那幅畫。
雖然嘴上一個字也沒喊出來,但臉上每個毛孔卻似乎都在透著一個聲音:江山如此多嬌!
靈魂升級的人都會關注陶坪那幅畫。那幅畫,讓原本抽象單調的地名和景物變得具體而生動,有了色彩、聲音和氣息,拉近了風景與游客的距離,游客自然地融入景里,風景必然地刻進心里。置身于景,變身于畫,身心融入其中,人景畫融合,滿是心動。
那幅畫既具有空間的開闊性,又具有時間的厚重感。物象與意象異態紛呈,呈現出生命的本真與靈魂的冷峭,既飽含文化內蘊,又富有歷史深度。
此時,我們似乎發現了答案,提示了謎底。陶坪那幅畫,畫中云蒸霞蔚,彩虹映照,更有古樹茶花暗香盈袖,巍巍天壸盛茶濟民,大拇指山由衷點贊,還有山歡水笑,人美心醉。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登頂大拇指山,在獵獵作響的國旗下,為古樹茶為大天壸豎起大拇指。
6
人類理想的人居環境,是天人混沌一體的共存關系,它已存在于中國人內心深處和傳承積淀文化深處,印證著古人早已給出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答案,并成為人們選擇人居環境的導向。
這次陶坪之行,應了韓支書那句話:高高興興地來,滿滿意意地走。
我想在和平的環境、偉大的國度,和陶坪那幅畫一起說走就走,按照導向的指引,去看遍祖國的錦繡山河和諧地映入眼簾,落進眼底。
這讓我想起2022年春晚上,一場穿越千年、跨越山河的夢——《只此青綠》艷驚四座,《千里江山圖》又一次驚艷全球。
《千里江山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不僅是“千年青綠山水畫之神品”,更是國家文物,故宮博物院“鎮院之寶”,國畫卷中的頂流。畫中有江山,江山真如畫。
陶坪那幅畫也有同樣的意蘊。仿佛穿插運用高遠、深遠、平遠多種構圖方式,使畫中盛景層次鮮明,色澤飽滿,蒼蒼莽莽,浩浩無涯,畫面爽朗、富麗,色澤強烈、燦爛,人物鮮活、靈動,氣象恢宏、壯觀,可以看到養眼的實景,還可以聽到悅耳的旋律。雖然不敢與《千里江山圖》媲美,但是每次回想起那幅畫,我都固執地認為,那是相當有格調有品位有檔次,極富文化內涵。
陶坪那幅畫或許是《千里江山圖》中的一處小景,是那小景歷經千年后的放大與活化、再現與綻放。
難以忘記,在離開陶坪返程時,人在車中坐,車在畫中行。微風拂過,空氣中彌漫著古樹茶香。在輕柔微風中,看見古樹茶隨風搖曳,浮動著耀眼新綠,晃動著曼妙紋理。
茶的魅力,壸的奇妙,水的芬芳,山的誘惑,一直撩撥著自由的心房。農旅融合,鄉村振興,陶坪風景,值得欣賞!陶坪那幅畫,更值得收藏!
我曾問過韓支書,你們村為什么叫陶坪?他想了想說,陶坪不會讓你躺平;讓你陶醉的地方,叫陶坪。
陶坪讓人陶醉,那幅畫,是為一個實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