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佛山萬卷書臺景區 瞿明斌 攝

廟壩村

頭渡鎮

茶樹村
■ 記者 鄧的
盛夏已至,熱辣辣的天氣何處尋覓清涼?近日,2022年重慶百名清涼鄉鎮(街道)地圖出爐,標注了全市可避暑納涼的鄉鎮,其中,我區頭渡鎮、合溪鎮、德隆鎮、山王坪鎮、三泉鎮榜上有名。
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些鄉鎮都有什么清涼耍事!
三泉鎮
三泉鎮旅游資源非常豐富,除有5A級景區金佛山、金佛山藥用植物博覽園外,老龍洞、臥龍潭、萬卷書臺、煙云洞、十里畫廊、獨馬頭、銀杏皇后等自然景觀星羅棋布,龍巖城、美齡橋、蓬萊閣、孔公館、雨若林等人文景觀引人入勝。
避暑露營,風吹嶺迎來了熱鬧。風吹嶺又名馬嘴草場,四周被青山綠林環繞。運氣好還能邂逅難得一見的“馬嘴云瀑”——美麗的白云如同洶涌的瀑布,從藍色的天空傾瀉而下,蔚為壯觀。風吹嶺不遠處還有個龍巖飛瀑,它像一道天河掛在呈弧形的高山之間。
龍巖飛瀑下就是金佛山萬卷書臺景區,景區有天坑懸崖絕壁、溪流瀑布、峽谷跌水等自然景觀,以及特色花卉觀光基地,頗受游客歡迎。
三泉還有新晉打卡地——窯灣村睡佛山森林公園,這里科學利用公園林間空地,在保護生態植被的前提下,以打造自駕露營為核心產品,發展林下休閑產業。目前,公園已修建了車行道路、停車場、給水供電照明設施、林下健身步道、公共衛生間等基礎設施,同時修建了森林廣場、兒童樂園、露營平臺、森林餐廳、森林茶吧、森林運動中心、美食廣場等公園服務配套設施。
山王坪鎮
山王坪鎮資源豐富,自然景觀多而獨特,有以中藥材、花卉種植及中蜂養殖為主的特色農業產業。山王坪鎮擁有享有生態、休閑、養生美譽的著名景區——山王坪喀斯特國家生態公園,公園以林海、生態石林景觀、日出、云海、霧海聞名。
目前,山王坪喀斯特國家生態公園正在進行提檔升級,廟壩村成為該鎮避暑的首選。
廟壩,是一個風景秀美、民風淳樸的小村莊。這里滿山疊翠,樹密蟲鳴。在這個青山綠樹掩映之下的村子里,整齊的瓦房和嶄新的樓房錯落有致,2019年底,廟壩村獲評“全國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
在廟壩村,有個天山坪大峽谷穿村而過,生態環境優良,平均海拔約1350米。峽谷極窄,俯瞰谷底,也有人家居住,流淌著著名的灰阡河,原始、清澈、秀麗。這里還是瀕危動物白頰黑葉猴的棲息地,黑葉猴是南川的福猴,遇見能帶來幸運。
合溪鎮
合溪鎮是南川最南部的邊界小鎮,與貴州省正安縣、桐梓縣接壤,最值得期待的清涼之處,要屬倒流湖。
倒流湖位于合溪鎮草壩村,為金佛山景點之一,是一個天然形成的無污染高山湖泊。倒流湖海拔約1340米,周圍視野開闊,臨近千余畝原始森林。站在倒流湖邊,很難發現這個湖的奧秘,要從高處俯瞰下來,會發現倒流湖所處的地勢比周圍要高,就好像湖里的水都是從低洼處倒流進來的一樣,倒流湖之名因此而來。這里周圍都是豐富的植被,即使暑氣最盛之時,也能為你帶來清涼。
合溪鎮還是親子研學、愛國教育的好去處。合溪素有“南川井岡山”之稱。這里是革命烈士韋奚成的故鄉。近年來,合溪鎮大力發掘和弘揚地方紅色文化資源,有奚成烈士墓、紅五星校門、奚成圖書館、奚成廣場等愛國主義教育陣地,可以帶著孩子前往參觀。
頭渡鎮
頭渡鎮古名頭渡橋,位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金佛山南麓,地處金佛山上山公路核心要沖,被譽為金佛山南大門和渝黔交通咽喉。
這里有古佛洞、銀杉林、石林、杜鵑林、將軍歸隱、錦屏峰、母子峰、石人峰、燭臺峰、鷹嘴峰、鳳凰寺、十里李花長廊等景點。
談及頭渡避暑,前星村是最有名氣的。前星有一個神秘峽谷——前星峽谷,夏季溫度在25℃左右,險峻的峽谷、蔥郁的森林,瀑布幽潭、水質清澈見底。潺潺的溪水緩緩流向最深外,微風拂過臉頰,緩緩往深處走去,水越深越涼,仿若忘記正值盛夏。
同時,頭渡鎮還擁有勇士的運動飛拉達。飛拉達是在山體巖壁上建設,由鋼扶手、腳踏、生命鋼纜等構成的攀登徑道,讓不具備攀巖能力的人也能攀上陡峭的巖壁。金佛山飛拉達攀巖線路全長600米,分初級和中級線。攀巖時,微風習習,腳下湖面碧波蕩漾,兩岸青山倒映美如仙境,滿目蒼翠。
德隆鎮
德隆鎮原鄉原味,生態奇稟,素有“南川西藏”之稱,有金佛山、柏枝山環繞,合九溪流經,森林覆蓋率在60%以上,高山立體氣候明顯,年均溫度13.5℃。
在德隆,除了茶樹村的清涼,楊家溝也是極好的避暑秘境。
楊家溝位于德隆鎮銀杏村3組,海拔約1200米,年平均氣溫20℃。村內擁有目前全世界年輪結構最完整、跨度最長、植株數量最多、單株樹齡最高的古銀杏群落,是游客休閑、觀光、攝影的絕佳選擇。古銀杏景區地處楊家溝中心地帶,景區內有保留完好的野生銀杏樹1000余棵,最長樹齡達2500年,是第四紀冰川唯一殘存的野生銀杏,在全世界范圍內,無論其數量還是生長年限,都是絕無僅有的。這里還有保留較為完整的古建筑群落,擁有古居建筑20余棟,較為完整地保留了古建筑結構特點和風貌景觀,并較好地延續保留了傳統生活習慣和民俗文化。
在涼爽的溫度中,楊家溝讓游客既能飽覽秀麗的自然風光,又能體驗淳樸的農家生活,在炊煙裊裊的煙火氣息中細細回味艱苦奮斗的似水年華。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由區文化旅游委、各清涼鄉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