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網訊(記者 陳蕗穎)區委人才工作會議后,各相關單位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大家表示,將積極引進和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產業轉型升級需要相一致的人才,實現人才與生產要素、工作崗位的最佳結合,以人才優勢推動關鍵產業做大做強。
區農業農村委:
推動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
區農業農村委將以農村實用人才科技示范推廣活動為載體,推動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對農村實用人才的持續培育和科技示范,強化我區農業科技示范推廣力度,提高農業科技到位率和科技貢獻率。
一是從全區經營服務狀況良好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中精選120~150名領辦者,在技能技術培訓的基礎上,開展農業科技示范推廣。
二是推薦約40個水稻、玉米、甘薯、馬鈴薯、大白菜等作物的優良品種開展示范種植。按綠色增產、資源節約、生態環保、質量安全的總要求,確定約20項先進適用的農業技術示范推廣。
三是被確定的農村實用人才在農技專家和技術員的指導下,示范推廣優良品種及主推技術,協助配合開展新技術、新品種試驗示范。每位農村實用人才實現科技帶動周邊5戶以上農戶,開展產業咨詢、指導,幫助帶動戶解決生產經營中的技術難題。
四是開展后續扶持,為開展示范推廣的農村實用人才提供物化補助;從中推選各產業類型人才參加市級人才培訓;優先為其開展農民職稱等級評定;優先從中評選認定農村致富帶頭人并給予一次性獎勵。
水江鎮:
推進黨員干部素質提升
水江鎮利用書記工作室,著力解決黨員干部隊伍培養“誰來做、做什么、怎么做、如何評”問題,扎實推進黨員干部素質提升,做好換屆“后半篇”文章。
注重整合資源,從各領域廣選人才、建好隊伍。通過城鄉共建、以強帶弱、村企聯建等方式,邀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導師志愿者、區級書記工作室導師、優秀黨建工作者到場授課,與1名支部書記和選調生、本土人才、志愿者骨干等組成“1+1+N”培養幫扶機制,形成“專家學者講政策、支部書記講發展、先進典型講故事、青年力量講奮斗”培訓隊伍。
注重對接供需,將“黨員干部需要什么”與“我們有什么”相結合,做到精準施策。通過“三會一課”、入戶走訪等方式,向黨員干部廣泛征求各類建議意見近百條,形成需求清單和夢想清單,針對性設置政策教育課、基礎知識課、技能提升課等5類課程,形成“黨員干部點單、書記工作室派單、培訓團隊送單”工作方式,切實提高培訓精準度。
注重拓寬渠道,運用各類陣地,形成“會議室+街頭院壩+田間地頭+教育基地+網絡陣地”的靈活培訓模式。把廉政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三線文化教育基地等作為培訓“活教材”,讓培訓“概念化”向“形象化”轉化。針對農村黨員群眾,運用“圍火爐”“聽喇叭”“趕場談”“志愿行”等方式,將培訓從“會場”向“現場”延伸。充分發揮媒體作用,用好“學習強國”平臺,定人定點分群推送學習內容,讓培訓從“有時”向“常態”推進。
注重實績評價,將定性與定量、自評與他評、整體與個性相結合,創新開展“三比三曬”基層黨建主題實踐活動,建立比學習曬積分、比項目曬成績、比服務曬滿意“三比三曬”綜合評價機制,組織黨員干部群眾進行公開評價,并將評價結果與黨組織評選評優、工作經費掛鉤,確保工作實績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