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過“五一” 農趣稻田里
發布時間:2022-05-06 09:18:56 來源:南川網
新聞摘要:       游客在鹽井梯田體驗插秧。特約通訊員 羅川  南川網訊(記者 羅苑瑜)5月3日,正值五一小
  

  

  游客在鹽井梯田體驗插秧。特約通訊員 羅川

  南川網訊(記者 羅苑瑜)5月3日,正值“五一”小長假期間,石溪鎮鹽井村舉辦了農耕文化體驗節,稻田里的各種農趣活動為游客增添了節日耍事。

  是日上午,陽光明媚,鹽井村的萬畝梯田在陽光照射下泛著粼粼波光,一茬茬綠油油的秧苗整齊地排列田間,正等待著辛勤的人們去播種。

  當天上午,農耕文化體驗節在歡快的樂曲聲中拉開帷幕。活動一開始,就進入了緊張激烈的插秧比賽中。秧田里,小朋友們在大人的幫助下忙著平田地、拉格子、脫秧插秧與拋秧。他們先將秧苗拔下來再插到秧田里,將秧盤從田里撈起來拋到水田里。很快,原來一波如鏡的稻田已經泛起綠意,一株株小秧苗立在稻田中。

  游客王女士這次是專程帶著孩子,從沙坪壩區趕到鹽井村來參加活動。她說,“就是想讓孩子來體驗田間勞動,懂得付出才有收獲的道理,讓他過一個愉快又有意義的‘五一’節。”

  這邊插秧剛結束,那邊的摸魚活動就熱火朝天地開展起來。大伙兒卷起褲腿,提著袋子,在水田里摸索著,看準魚兒就逮,忙得不亦樂乎。那邊的犁田地里,大人們拉著牛,手忙腳亂學著犁田,歡笑聲、加油聲在田間回蕩。

  在本次農耕文化體驗中,游客們還欣賞到了石溪鎮的非遺文化項目——板凳龍舞。板凳龍舞起源于清朝年間,相傳過去是為了慶祝水龍治旱,在民間興起的一種舞蹈表演。板凳龍舞經歷了一百多年的演變歷程,盡管舞臺變了、道路變了、表演方式變了,但人們對風調雨順的祈盼、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對美好未來的向往沒有變。

  活動現場,還有不少農耕物件供大家識別、土特產供大家購買。該村黨總支書記劉建紅介紹,鹽井村的梯田風光,從水稻春耕到稻谷秋收,各個階段呈現出不同的景觀風貌。接下來,該村將進一步豐富農耕文化體驗項目,讓鹽井成為更多人的旅游目的地。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