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彬 唐湛
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直都是小微企業發展“硬骨頭”,如何有效緩解融資難題,我區探索建立“統戰+金融+協會”模式,讓政府、銀行、企業與商會(協)會共同互動,一起為中小微企業發展紓困解難。
周昭江是我區一家建材批發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在2020年時,由于業務的拓展,企業急需資金新開門店,就在他準備通過銀行借貸緩解壓力時,因為公司一直采用傳統做賬方式造成做賬不合規范,導致無法借貸。
周昭江了解到,聘請專業財務,每年至少需要支出8萬元,用代賬的方式,以自己企業的工作量,一年也至少需要4萬元。作為小微企業,周昭江遇到的這一困難,在統一戰線“大走訪大談心”中被收集到。隨即,區小微企業協會推出了會員賬務管理服務,周昭江以一個月600元的價格,簽訂了專業記賬服務,最終,理順了財務數據,獲得了貸款資金。
區小微企業協會會長譚強介紹:“在代賬服務上,我們按照市場價格的70%為大家提供服務。”
代賬服務的推出,是我區化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區搭建起融資對接、企業互助、銀企合作三個平臺,全力幫助小微企業修渠“引貸”。同時,還通過部門聯動,協調推出了多個融資新產品、設立了民營企業風險補償資金、轉貸應急周轉金,并將全市20條穩企惠企政策逐一梳理,落地形成了分部門、分行業,包含責任部門、具體聯系人的55條政策清單,齊力助企紓困。
區工商聯黨組書記黃敏表示:“目前,我區已形成了統戰+金融+協會的模式,即企業提需求、統戰總協調、協會抓服務、銀行抓落實的機制,2021年為9055戶小微企業融資45.5億元。”
數據顯示,2021年末,我區小微企業貸款總額達到186.72億元,占全區貸款總額的38.1%,比2020年末增長32.2%,共增加2360戶、9.6億元,小微企業的融資加權平均年利率為5.13%,比2020年降低0.3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