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谷雨時節,這是一年中最適宜萬物生長的季節。在德隆鎮,一年一季的野生古茶樹也在這個時候進入采收季。 與我們常見的采茶不同,在這里,村民們需要走進大山深處、架上梯子,攀上十多米高的大樹,才能采擷下大自然 一年一度的饋贈。
德隆鎮茶樹村位于人煙稀少的世界自然遺產地金佛山深處。進入四月,生長在海拔千米以上的古茶樹逐步褪去 霜雨,吐露出最肥嫩的細芽。趁著天氣晴好,村民們走進叢林之中,搭著木梯,跨著竹簍、在樹干上采下茶尖嫩葉。與常見的低矮茶叢不同,這里集中生長的是野生喬木茶樹,它的生長非常緩慢,從頭一年秋末開始緩慢發芽,經歷一個冬天的霜雪覆蓋,在第二年的春天,才能達到采摘條件。
茶樹村村民 朱文兵:我們這個古樹茶要爬上樹上去采,采的速度比較慢,一天一個人的話,只能采到十多斤
原生態的自然環境、純野生的生長環境、獨特的果香口感,加上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品質保護,古樹茶越來越被外界認可。當前,由野生古樹茶鮮葉制成的紅茶與綠茶,其價格已從十年前的幾十元一斤,一路漲到超過萬元一斤。
茶樹村村民 朱文兵:現在這個價格,我們兩葉一芯賣的鮮葉賣的一百塊錢一斤,我一年的古樹茶的鮮葉賣得到兩三萬塊錢。
在茶樹村周邊區域,樹徑超過15厘米的野生古茶樹共有3000多株。最近五年里,在專家指導下,村民們利用古樹茶的物種資源開展人工選育繁殖,成為了致富的主要依靠。
茶樹村黨支部副書記 鄒小敏:我們村光茶葉收入一樣, 一般的(村民)收入兩三萬,多的話收入三十幾萬。
德隆鎮黨委書記 王兵:目前全鎮已發展大樹茶(古茶樹)8200畝,鮮葉產量已突破20萬斤,成品茶的銷售總產值已突破8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