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羅苑瑜
4月11日,天朗氣清,春光明媚。位于乾豐鎮順豐村3組的一處茶山上,茶農韓臘榮正在管護茶樹。放眼100余畝的茶山,茶樹縱橫交錯,一株株、一茬茬長勢正好,青翠的茶山在陽光的照射下更顯生機勃勃。
“荒廢了多年的茶山,如今終于長出了新芽,幾年的努力總算沒白費。”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韓臘榮難掩心中的喜悅。
今年47歲的韓臘榮是土生土長的順豐村人,多年來靠在家務農、干點零工賺錢養家。2018年,乾豐鎮積極引導村民發展茶產業,多次組織鎮內有發展意向的村民外出考察,韓臘榮也在其中。前往茶業發展較好的四川雅安考察,讓他真真實實感受到主導產業對當地經濟的巨大帶動作用,看到了茶業的發展效益和前景。
回到村里,韓臘榮萌生了創業的念頭,“村里有100畝的茶山荒廢多年,不如承包過來對品種進行改良,再給土壤施點肥,把茶山‘救回來’。”幾次外出學習,不僅使韓臘榮開闊了眼界,也學到了不少茶葉的種植、管護知識。
可是創業需要資金,韓臘榮自身并沒有多少存款。為了解決資金問題,他想到了在中心城區開辦公司的妹妹。一向家鄉情結濃厚的妹妹對韓臘榮的創業計劃很是支持,當即表示愿意出資,讓茶山重新煥發生機。
韓臘榮盡心盡力管護茶山,不僅對品種進行了改良,還修建了茶山內的耕作道和灌溉水池。過去雜草叢生的荒山如今變成了綠意盎然的青山。
今年,正好是改造后的茶山的首個春茶采收時節。韓臘榮準備將采收的茶葉部分賣給茶廠,留一部分自己動手制作手工茶。為何不急于走向市場?其實韓臘榮早就另有打算。
原來,在開墾茶園的這幾年,韓臘榮一邊扎進土里精心管護,一邊不時參加鎮里的創業培訓。經過學習,韓臘榮了解到農旅融合發展的前景,這讓他的創業思路愈發清晰。
“我的茶園所在地海拔1000米,再加上四周樹木蔥郁,空氣清新,正是納涼避暑的好地方,很有發展鄉村旅游的條件。”韓臘榮敢想敢干,幾年間,他不斷嘗試為茶園的觀光旅游增添元素,已在心中編織起一個“田園夢”。
他先是在離茶山不遠處修建了一口魚塘,接著承包了50畝地種植蔬菜。他說,“我要讓游客來茶園不僅可以采茶,還可以釣魚、摘菜、觀光,找到鄉愁。”
如今,茶山雖已初見規模,但韓臘榮的“田園夢”才剛剛起步。他說,只要心中有理想,就要朝著理想去拼搏,付出總有回報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