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網訊(記者 陳蕗穎)近日,我區出臺《南川區綜合交通運輸“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實現基礎設施網絡銜接順暢,客運服務體系舒適便捷,貨運物流體系高效經濟,智慧交通體系智能先進,綠色交通體系生態集約,平安交通體系安全可靠,現代治理體系規范協同。
《規劃》著眼于構建發達快速網絡、順暢干線網絡、廣泛基礎網絡、舒適客運體系、現代流通體系、智慧智能體系、綠色環保體系、安全可靠體系、現代治理體系等9個方面重點任務。
在著眼樞紐提升、構建發達快速網絡方面:將提速建設鐵路網絡,實現鐵路運營里程118公里。推進渝湘高鐵建設,推進廣涪柳鐵路、渝桂高鐵、重慶—銅仁城際鐵路研究論證工作,研究論證南川—武隆市域鐵路,研究論證川黔支線鐵路擴能工程。推進城軌快線南川線研究論證工作,加快金佛山旅游軌道方案研究論證工作。完善高速公路網絡,實現通車里程達209公里。推進渝湘高速復線、南川西環高速建設進度;推進萬盛至正安高速、合溪至大有高速前期工作。
在著眼產城互動、構建順暢干線網絡方面:將在“十四五”期間改造國省道157公里,實現普通國道二級以上、普通省道三級以上100%。暢通毗鄰區縣公路,提質“產城景”公路。建設集疏運公路,建設昌達智慧物流園至南兩高速北固互通、昌達智慧物流園至南涪鐵路東勝互通連接線。
在著眼鄉村振興、構建廣泛基礎網絡方面:暢通重要節點公路,建立金佛山東坡至金佛山南坡公路改建工程、大觀經木涼興隆至西城公路改建工程等儲備庫。提質升級農村公路。持續實施“四好農村路”建設,爭取新建改建“四好農村路”1000公里,其中通組路200公里、入戶路550公里、單改雙250公里。
在著眼普惠均等、構建舒適客運體系方面:建成渝湘高鐵南川北站綜合客運樞紐、南川城西客運站旅游集散中心;新改建水江鎮、大觀鎮、南平鎮、古花鎮4個鄉鎮客運站,實現有條件的建制村通客車率100%;新開5條農村公交線路,實施18條客運班車公交化改造;建成268個招呼站;協調周邊區縣共建旅游經濟帶、渝南黔北旅游精品環線。新建5處公交場站,規劃1條公交專用道,公交站點500米半徑覆蓋率100%,公交車進場率達100%,公交分擔率達18%。
在著眼經濟高效、構建現代流通體系方面:將推動多式聯運發展,推進昌達智慧物流園“十四五”期間建成投用,推進水江、南平物流集散中心方案研究工作。完善農村物流體系,依托客運中心站打造承接中心城區、輻射全區、串聯城鄉的區級農村物流中心;科學布局重要鄉鎮和一般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充分利用村級小商超規劃建設村級農村物流服務點。發展農村物流網絡,規劃31條“以客帶貨”運輸線網;規劃打造2~3條特色貨運示范班車。
在著眼創新驅動、構建智慧智能體系方面:推進交通智能感知設施建設,推動公路重大交通基礎信息化設施的智能化升級,推進隧道自動化監測技術、特大橋健康監測技術等示范應用,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實時監測常規公交、出租車、農村客運車輛、12噸及以上營運貨車等運載裝備,督促“兩客一危”企業按照標準技術要求安裝主動安全智能防控終端設備。推動智慧出行服務智能升級,推進建設公交車載計數系統、公交車掃碼支付系統、公交客運車載智能監控視頻系統、公交智能調度系統、公交智能電子站牌;推動汽車站實施智慧車站升級改造,推廣應用“電子客票”和“無紙化乘車”。
在著眼集約節能、構建綠色環保體系方面:將建設生態綠色的交通設施,結合交通強國示范區建設,持續推動建設“綠色公路”。開展全面綜合的污染防治,開展交通路域環境污染治理,推動路側垃圾處理、污水治理等;加快推動淘汰黃標車、超標車以及安裝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設施。推廣綠色清潔的運輸裝備,推廣純電動車在交通運輸裝備中的應用,出租車新能源更新率100%;“十四五”期間建設公交車輛充電樁100套,在15個普通公路服務區建設充電樁100套;鼓勵開展一批燃料電池貨車示范運營。建設集約高效的運輸組織,發展綠色貨運和現代物流;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優化客運組織與服務模式;優化貨運車輛運輸服務環境,確保新增貨運車輛全部登記落戶南川。
在著眼保障有力、構建安全可靠體系方面:將強化安全基礎設施維護,“十四五”期間規劃實施公路安防設施工程200公里,危橋改造20座,全面構建交通運輸企業安全生產責任網絡,同時從源頭上嚴把市場準入關、車船技術關、從業人員資格關和嚴格落實道路運輸源頭安全監管。完善應急管理制度以及公路應急搶險物資儲備,實現災情發生2小時內處置,其中高速公路、普通干線公路應急救援響應時間不超過30分鐘;布置汽車渡口監督站點,實現兩岸安全隱患整治、車渡船舶安全運行監管和渡運值班值守管理。
在著眼深化改革、構建現代治理體系方面:持續推進重大領域改革,提高公路網精細化管理和養護水平,加強交通重點領域的信用建設,建立完善政府、市場、社會等多方協作的現代交通運輸治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