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崎君
方竹筍是我區特色農產品之一,通過方竹筍,我區形成了竹苗培育,竹林種植、管護,竹筍粗加工、深加工,竹筍貿易的全產業鏈,同時依托竹筍產業培養的產業人才資源,早已走出南川,走向全國。
立足于全區產業特色,重慶南川石銀村鎮銀行以銀行風險管理為基礎,以滿足竹筍加工企業、竹筍經銷人員融資需求為起點,從全行業發展的角度出發開發了“竹筍貸”,以金融為紐帶,解決竹筍加工企業、竹筍經銷人員共同的融資問題以及企業主竹筍原料供應、經銷人員竹筍銷售的問題。
“方竹筍交易的黃金時間太短,竹筍深加工企業必須在產出季收購,預定全年所需的原材料。”該行鄉村振興部部長何翼介紹,傳統的銀行貸款流程,難以在滿足合規要求的情況下,短時間內為竹筍經銷人員發放貸款。因此,他們從服務三農出發,創造性地開發“竹筍貸”,在合規、風險可控、滿足客戶需求的情況下,為經銷人員發放符合交易實際規模的貸款,從而解決產業上下游融資難的問題。
據了解,“竹筍貸”以交易關系為發放貸款的依據,讓經銷人員能夠獲得貸款,從而讓企業能夠有效管理原料供應商,幫助企業建立穩定的供銷關系,也使經銷人員能夠有充裕的資金收購竹筍并有穩定的交易對象,最終解決企業原料供應和資金的問題。該產品不僅適用于企業,同樣適用于個人,從上游經銷人員出發,解決下游深加工企業原料供應和融資難的問題。
金山鎮筍農劉潤雙就是受益者之一,每到方竹筍采筍季節,他就會向農戶收購方竹筍,再銷售給各個竹筍深加工企業,由于短時間內資金需求比較大,一時間造成了流動資金不足。了解到情況后,該行和他簽訂了3年的“竹筍貸”貸款合同,每年向他發放50萬元的貸款用于收購竹筍,切實幫他解決了資金緊張的燃眉之急。
自開展賬戶優化服務以來,該行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在支持經濟發展、服務小微企業和流動就業群體等方面大力開展工作,推行“無感授信、有感反饋、隨時用信”的整村授信模式,持續優化,不斷支持鄉村振興發展和幫扶小微企業發展。在“大樹茶”行業,該行完成了德隆鎮茶樹村“金融綜合服務站”布設工作,推出“茶樹貸”,向該村212戶茶農進行集中授信,授信總額1000萬元。同時緊跟“旅游升級”發展戰略,向區內部分重點旅游企業及金佛山、山王坪等旅游環線特色民宿、農家樂等經營主體發放貸款5880萬元。
何翼表示,該行將緊緊圍繞我區“3+2”特色產業,深挖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主體,以具體措施解決行業內融資難的問題,踐行該行服務小微、服務三農經濟的市場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