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網訊(記者 劉曉娟)“感謝你們上門為她服務,希望她能找到一個適合她的工作。”2月7日下午,在福壽鎮馬鬃村4組周前勇家中,區殘聯工作人員正在為他女兒填寫求職意向書。
周前勇的女兒周葦今年19歲,患有先天聽力障礙,這些年一直跟著父親在外地上學,中專護理專業畢業,如今,一家人回到了南川,去年,周前勇曾帶著女兒到區殘聯求職登記,希望能在南川找一份工作。
因為家在福壽鎮,為了減少周葦填寫資料來回跑路的次數,區殘聯在與區人社局協調后,在年后上班第一天就來到福壽鎮,上門了解周葦的詳細情況,填寫紙質求職信息,手把手教她填寫和投遞電子簡歷,并幫她把紙質簡歷移交到區人社局。
當天,區殘聯還走訪了自主創業的殘疾人吳小雨,了解其經營現狀以及是否有困難等。走進吳小雨的盲人按摩店里,按摩床整齊地擺放著,床上鋪著干凈整潔的床單,從柜子到地面都一塵不染。
吳小雨是一名盲人,2006年,在區殘聯的組織下,他參加盲人按摩培訓,之后實習,不到兩年時間,他就成為一位技術成熟的按摩師,2008年便創業開辦了盲人按摩店,如今,吳小雨開辦盲人按摩店已經10余年,還開了分店。這些年,來他這里打工或者學習按摩技術的盲人,吳小雨都傾力相助。在他的幫助下,20余位盲人通過學習按摩技術找到穩定工作。
近年來,區殘聯依托現場求職登記、網絡招聘、鄉鎮社保所反饋等,多形式、多途徑幫助殘疾人就業,為殘疾人與企業牽線搭橋,打通殘疾人就業屏障“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