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對傳統制造企業而言,要立足創新,積極推動智能化改造,才能獲得發展的新動能。近年來,我區大力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插上智能翅膀,讓“老樹發新枝”,跑出智能化發展“加 速度”。
位于工業園區龍巖組團的重慶恒亞鋁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各類鋁型材生產加工的企業。公司今年十月份剛引進的一套設備正在試運行。這個機械臂替代了傳統人工搬運材料的方式,讓原來需要三到四人才能完成的工作減少到一人,更重要的是實現了生產數據的自動采集。
【同期聲 恒亞鋁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羅婷鈺:我們傳統的數據收集方式是采取人工制表,這樣數據是收集了但是要很長的時間,時效性首先不佳,通過上我們這個機械臂,它就是達成自動集采的功效,可以無縫對接到下一個工序,像是噴涂廠,或者庫房以及財務,實現數據上的完全共享和無縫對接,也有利于我們整個公司成本上的管控。】
恒亞鋁業的智能化改造之路始于去年年初,這臺全自動折彎設備就是最先引進的。通過設備編程,一塊鋁板便實現自動折彎,生產工人減少五到八人,每天的生產效率提高了五倍,不到一年時間,設備成本就已經收回。。
【同期聲 恒亞鋁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羅婷鈺:它(還)可以開發很多普通折彎機根本就開發不出來的板型和工藝,馬上在近期疫情過去之后,把我們核心的數控人員二次培訓,培訓如何用薩瓦尼尼做出更加高附加值的一些折彎產品,這是我們對它的二次開發深化還在進一步進行中。】
截至目前,恒亞鋁業共投資2000多萬元實施智能化改造,完成了鈑金智能傳輸線、全自動數控激光沖剪復合加工中心、數控激光自動切割中心等建設,改變了以前人工制造的模式,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今年,企業也通過了市級數字化車間認定。
【同期聲 恒亞鋁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羅婷鈺:開始數字化智能改造之后,我們得到的成果體現也是非常顯著的,像我們之前最高峰期一線產業工人能到達300人,現在直接降至150到180人,產量我們年均可以增加到20萬到30萬(平)方左右。】
恒亞鋁業智能化改造只是我區智能化改造的一個縮影,2020年以來,全區共實施恒亞鋁業新型裝飾材料鈑金車間、康世德源數字化裝備普及等智能化改造項目27個,完成工業技改投資28.44億元,占全區工業固定資產投資比重47.4%。同期,建成超群工業、鋁 器時代等5家市級數字化車間,累計組織50家工業企業實施“上云上平臺”。下一步我區將持續深化智能改造升級,每年滾動實施20個以上智能化改造項目,力爭到2025年累計建成數字化車間10個以上,推動傳統制造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