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朝碧和兒子交流幼兔養殖知識。記者 聶靈靈 攝
■ 記者 聶靈靈
9月5日,記者在鳴玉鎮明月村已脫貧戶解朝碧家的兔舍看到,三排整齊的兔舍里裝了不少兔子,大型抽風系統為兔子更換著新鮮空氣,籠子中干凈整潔的環境為兔子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
“前面賣兔子收入2萬多元,總共賣了近500只。”“拓寬銷售渠道,要考慮電商。”此時,解朝碧與兒子解晨暉查看兔子情況,一邊算最近的收入賬,一邊提出下一步銷售計劃。
2019年,解朝碧選擇了發展肉兔養殖,可是發展需要建兔舍、購進母兔等,算下來需要10多萬元,解朝碧因啟動資金而發了愁。得知情況后,鳴玉鎮政府為他聯系,使其順利辦理了小額無息貸款和創業貸款,讓解朝碧一家的資金難題迎刃而解。
因為一家人都看好這個產業,解朝碧在外打工的兒子也回家幫忙。養殖場內的所有事情一家三口親力親為,妻子張儒會主要負責兔子的飲食,兒子負責對外銷售聯系,解朝碧則負責兔子養殖、繁殖等技術把關。
“母兔生完小兔后,不給小兔吃奶;兔子容易生病,兔舍要經常清掃……”解朝碧說,養殖初期,遇到難題就從書中學習養殖技術,并向有經驗的人請教,兒子也在網上學習最新的養兔知識,一家人在學習中不斷進步,共同努力。
2019年底,解朝碧第一次購進120只兔子,不到半年時間就發展到2500余只,2020年底出欄1萬只兔子,平均每只2.5千克,收購價為每千克13元,除去人工和成本,一年收入可達10萬元,一家人也如期脫了貧。
解晨暉說:“現在兔子養殖技術相對穩定,只要有兔子出欄,就有商家上門收購,銷路一點不愁。養兔行情越來越好,不比打工掙得少,我家正朝著小康生活大步邁進。”目前,解朝碧計劃在今年內擴大養殖規模,把銷售途徑往電商上擴展,全面提高養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