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軍:激發居民自主意識 管好社區大家庭
發布時間:2021-07-01 22:34:07 來源:南川區融媒體中心
新聞摘要: 社區是一個大家庭,社區工作既要得力更要得法。袁軍是東城街道皂桷井社區的黨委書記 居委會主任,作為社區“當家人”,他管理社區的秘訣就是激發居民自主意識,打造黨建引領居民自治的管理新模式。南平煤礦家屬

社區是一個大家庭,社區工作既要得力更要得法。袁軍是東城街道皂桷井社區的黨委書記 居委會主任,作為社區“當家人”,他管理社區的秘訣就是激發居民自主意識,打造黨建引領居民自治的管理新模式。

南平煤礦家屬院始建于80年代末,共有90多戶居民,是典型的開放式小區。小區沒有物業,基礎設施陳舊,環境差,居民之間發生矛盾也是常有的事。為了改善這一狀況,2019年,袁軍以打造“文明樓棟”為載體,先發動黨員等關鍵少數群眾成立志愿服務隊,重新激發凝聚力。

【同期聲  皂桷井社區黨委書記 居委會主任 袁軍:一是我們的黨員,二是熱心于公益事業的人,三是有一技之長的人,通過我們抓關鍵少數,我們就成立了一支五十多人的帶頭隊伍。】

74歲的陳詩海是南平煤礦退休的一名老黨員,也是最早加入志愿服務隊的人之一。他在廠里干了幾十年的機電工作,對各種家用電器小問題的修理很在行,成為志愿者后,走家串戶幫助居民修理各種電器,就成了他的主要職責。

【同期聲  居民 陳玖會:平時都是一個人在家里,像有了什么小問題,像線路,或者水管,哪些有點小問題的,我一個人又不得行,都是找我們小區的(志愿者),隨便什么事情找到他們,他們都很熱心的,只要一說了,馬上就抽時間來給我們做好了。】

【同期聲  社區志愿者 陳詩海:作為一個共產黨員,雖然是退休了,也應該是保持原來的本色不變,為大家服務。】

有了這關鍵少數的帶動,小區里越來越多的居民也自愿加入了志愿服務的行列。袁軍也在此基礎上完善了各類管理機制、監督機制、議事制度,建立起了樓棟黨小組,居民自治小組,初步形成了“社區黨委+樓棟黨小組+居民自治小組+黨員+居民”的網格治理模式。

【同期聲  皂桷井社區黨委書記 居委會主任 袁軍:如果是遇到有矛盾糾紛的話,我們是按照三事分流,大事,小事,私事進行分類,專門收集給老百姓梳理解決,平常通過一些正能量的講座或者活動,對我們的老百姓進行正能量的宣傳,現在我們老百姓的面貌煥然一新。】

通過黨員等關鍵少數群體的帶動,如今,整個社區注冊志愿者達到2200多名,其中黨員志愿者達到400多人,占18%以上,培育了9支志愿服務隊和2支“九九互助養老”“包包散”特色志愿服務隊,居民自治讓社區變得更有溫度,也讓居民生活持續向好。

【同期聲  居民 彭秀煌:現在很好,生活也好,衛生也好,環境也好,每個人有點什么事,大家都來幫助,或者家庭有什么困難,或者誰病了,大家都來問候,現在生活就很幸福了。】

【同期聲  皂桷井社區黨委書記 居委會主任 袁軍:接下來,我們按照區域劃分,逐步向我們的全社區延伸,最終我們要達到的事鄰里守望,鄰里相助的一個和諧社區。】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