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網訊 近日,司法部和民政部公布了第八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1045個村(社區)被命名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木涼鎮漢場壩村榜上有名。
截至目前,我區“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達到4個,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達到61個,101個村(社區)達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結合”建設標準。
漢場壩村是重慶市鄉村旅游扶貧開發示范村、全域旅游示范鎮核心村和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也是我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綜合試驗示范核心區的5個村之一。近年來,該村圍繞創建國家級法治示范村,做到“四個常態化”。
實體陣地常態化。充分利用農家大院、休閑角落、宣傳長廊、農家書屋、游客接待中心等平臺,融入法治元素,建成多樣化、特色化的“法治大院”“議事亭”“法治宣傳欄”“夢想課堂”“法律圖書角”“法治文化墻”等普法陣地,讓居民出門見法、抬頭看法、茶余飯后議法。
法治宣傳菜單化。根據轄區內群眾法律知識需求,對照“普法責任清單”,采取司法所“搭臺”,各部門“唱戲”的做法,將法律送進千家萬戶。去年以來,該村圍繞農村土地流轉、承包經營、農村人居環境、危房拆遷、涉法涉訴信訪等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開展了“送法進村”“法治文化”“法律知識有獎問答”“以案釋法”等法治宣傳活動15場次,引導教育廣大群眾學法尊法守法用法,增強法治意識。
網絡宣傳常態化。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務微信群”,群內有各村的法律顧問、普法宣傳骨干、法律明白人等,第一時間提供法律服務,發揮出新媒體在普及法律常識、提供法律服務、傳播法治理念、弘揚法治精神的作用。
法治文化節目常態化。把法治宣傳教育與脫貧攻堅、平安建設、綜治維穩、農村人居環境等各類文化活動融為一體,編排了《以案釋法》《法律明白人分享心得》《農村常用法律法規知識有獎問答》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法治文藝節目,讓老百姓在寓教于樂中增長法律知識。(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