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身邊講故事,跟著鄉賢學黨史。近段時間以來,我區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文明實踐活動中,將革命先烈的人生經歷改編成一個個黨史小故事,通過“壩壩加油站”主題服務活動帶進農家小院,讓大家能在紅色記憶中感黨恩、強信念、擔當起新時期的使命和責任。
春暖花開,陽光正好,在東城街道三秀社區吳家灣,志愿者們在油菜花田前、農家院壩中擺起講臺,用革命先烈的個人經歷為故事主線,娓娓展開,細致講述黨的發展歷史與歷程。
【現場同期聲 1947年重慶市委機關報《挺進報》誕生 來自我們東城街道的革命烈士 古承鑠先生 就在那里擔任刻寫工作】
在現場,革命先烈古承鑠從貧民家庭走出去,一直堅持心中信仰、勇于為人民的幸福而戰的故事引起了大家的共鳴,不僅社區的黨員一字一句聽得認真,周邊的居民群眾也陸續加入進來。
【同期聲 社區居民 李賢宏:真正感覺到共產黨 代表我們中國人民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這句話 不管是放在以前 還是放在現在都是永遠正確的 都是不會過時的】
【同期聲 青年黨員 鄧洋:我們黨過去一百年的歷史 其實就是一部奮斗史 里面經歷了無數困難和考驗 作為年青的一代 在下一個百年 我們要把這種 奮斗的精神和先烈的遺志繼承下去】
農家院壩的“加油站”里,不僅有黨史課堂,志愿者們還設計了知識問答和黨歌教學等互動環節,讓大家都能從學習教育中知黨恩、強信念、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
【同期聲 三秀社區黨委書記 陳波:目前我們社區 主要面臨的工作是 如何推進城鎮化建設 讓1500多戶居民 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就是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的主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