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春光再出發 楊梅小鎮又蝶變
發布時間:2021-03-11 10:01:27 來源:南川網
新聞摘要:   喜迎春光再出發 楊梅小鎮又蝶變  ——騎龍鎮2020年亮點工作回眸    騎龍鎮楊梅風情園   
  喜迎春光再出發 楊梅小鎮又蝶變

  ——騎龍鎮2020年亮點工作回眸

  

 

  騎龍鎮楊梅風情園

  

 

  升級改造便民服務中心

  

 

  騎龍鎮第五屆鄉村旅游暨楊梅文化節現場

  

 

  新修的農房統一整齊

  

 

  “四好農村路”便利出行

  

 

  游客在楊梅園內采摘楊梅

  

 

  豐收時節,村民曬“小康”

  回眸2020,風雨兼程,步履鏗鏘,騎龍鎮又走過了堅實的一年。

  2020年,騎龍鎮對標對表、攻堅克難、務實作為,全鎮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得到全面發展,開創了基礎設施不斷提升、特色產業不斷壯大、人居環境不斷改善、民生事業持續向好的良好局面,“楊梅風情鎮、生態休閑鎮”步伐邁得更加堅實。

  提高站位

  全面推進從嚴治黨

  這一年,騎龍鎮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深化黨員干部“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兌現“三個確保”的政治承諾,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強化黨委主體責任,全面落實“一崗雙責”,嚴格落實意識形態陣地管控責任,做好輿情監測和引導,強化網絡意識形態引領。常態化開展廉政學習教育,不斷增強干部紀律意識。制定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清單和書記抓黨建責任清單,常態化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活動;開展“書記工作室”集中交流討論,著力提高各支部黨建工作水平;推動各村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打下了基礎。

  勠力同心

  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動力

  2020年騎龍鎮在全區統一指導調度下,始終堅持黨委統籌領導,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強化物資保障,堅持全面排查、源頭控制、動態清理,堅決貫徹執行上級各項防控措施,保障了全鎮人民的生命安全。

  一年來,全鎮開展拉網式排查四輪,累計排查高中風險地區返鄉人員和實施居家隔離1200余人次。

  在疫情防控態勢穩定后,第一時間組織以農業生產為首的各行各業有序復工復產,將疫情帶來的經濟損失降至最低。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基礎上,切實做好了脫貧攻堅、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產業發展、重大項目建設、減災救災、民生保障等各項工作任務。全鎮各項經濟指標均圓滿完成,其中財政稅收完成了104萬元,完成任務的208%。

  竭盡全力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近年來,騎龍鎮堅持黨委領導,落實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任務,2020年,騎龍鎮實現脫貧1戶3人,全鎮所有貧困戶如期脫貧。

  近年來,該鎮下大力氣推進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強化“造血”功能,切實解決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2020年,實施貧困戶D級危房整治2戶,C級危舊房整治8戶,已全部完工并搬遷入住,全鎮所有貧困戶住房安全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實施飲水提升工程10個,惠及貧困戶81戶257人,切實解決全鎮所有貧困戶飲用水水量和水質安全達標問題。實施硬化入戶道路4千米,硬化貧困戶屋檐溝2.6千米,硬化貧困戶壩子3400多平方米,惠及貧困戶112戶;實施道角村入戶路項目建設,惠及群眾116戶428人,其中貧困戶、低保戶、特困供養戶21戶39人。

  強化產業扶貧成效,集中管護楊梅2000余畝;開展農村實用技能技術培訓2期;落實產業配股資金收益分紅,受益群眾140戶;實施貧困人口穩定增收產業項目,兌現補助資金27.13萬元,受益貧困群眾126戶436人;利用楊梅節等契機開展直播帶貨,幫助貧困群眾增收12萬元;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99戶422.9萬元,貧困戶獲貸率60.4%。

  攻堅克難

  穩步推進產業發展

  騎龍以楊梅聞名,是“中國野生古楊梅之鄉”。自2010年以來,騎龍鎮積極利用野生楊梅這一獨特資源優勢,發展楊梅產業,把楊梅產業作為騎龍長期發展的名片和實現鄉村振興的支柱來打造。

  2020年,該鎮聚焦特色優勢,持續做優做精楊梅產業,聘請專業的管護人員對全鎮7000多畝楊梅進行科學管護,力爭2021年全鎮楊梅全部實現穩定掛果,為發展楊梅深加工產業打下基礎。

  去年6月,該鎮舉辦騎龍鎮第五屆鄉村旅游暨楊梅文化節,活動期間銷售楊梅40余萬斤,直接銷售收入和帶動其他農副產品收入500多萬元,通過現場拍賣、網絡直播帶貨等新型營銷方式幫助貧困群眾增收10多萬元,使騎龍楊梅贏得了來自市內外的廣泛關注。

  與此同時,該鎮探索實體化與數字化相結合,與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初步達成了合作意向,就騎龍楊梅產業數字化、營銷智能化、技術研究創新化等方面開展交流合作,著力在楊梅選育、采摘、存儲、銷售、延長產出周期等問題上實現創新和突破,不斷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觀光農業轉變,推動農業、文化、旅游和生態環境保護融合發展。

  真抓實干

  全力保障民生事業

  如今的騎龍鎮,升級改造后橋騎路寬敞平整,四通八達的村道在山間縱橫交錯,全鎮實現水泥路入村入社入戶。

  近年來,該鎮持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2020年,投資490萬元完成了4.5米寬“四好農村路”建設5條,共7.5公里;投資410萬元完成了3.5米寬“四好農村路”20條,共10.5公里;橋騎路、勞動公路、道角公路升級改造完成,現已竣工通車;完成了三峽橋至魚跳大壩升級改造路基和邊溝等前期工作;投資33萬元更換了大溪河客運渡船。爭取補助資金55.3萬元完成了三類重點對象危舊房改造21戶;爭取補助資金133.8萬元完成了農村舊房整治提升90戶。投資95萬元完成了1800平方米楊梅廣場建設。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該鎮全面落實“六保”“六穩”任務,扎實推進創業就業工作,2020年,全鎮新增城鎮就業75人,開展職業技能培訓9期,培訓176人;新增創業18戶累計投資900萬元,發放創業貸款11戶200萬元,落實一次性創業補貼2戶1.6萬元。農村低保、特困人員實現應保盡保,全年發放低保金182萬元,特困人員生活費51萬元;發放臨時救助金和困難群眾救助金13.4萬元,發放救災補助10萬元;落實公益性崗位111人,發放崗位工資50余萬元。廣泛發動群眾參加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4.5%。

  提振信心

  文明鄉風潤文明

  走進騎龍鎮,道路旁隨處可見的景觀樹、一棟棟干凈整潔的農房、一片片良田沃土,都在訴說著這個小鎮的變化與發展。

  2020年,該鎮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扎實落實河長制工作責任,全年各級河長巡河260多次,保護大溪河及全鎮塘庫等水域環境。落實保潔和垃圾清運責任,投入保潔資金25萬余元,聘請保潔和清運人員20人,全年清運垃圾300多噸。爭取補助資金75萬元實施了農村衛生廁所改造300個。完成了國土綠化撫育2000畝,農村“四旁”植樹100畝,實施退耕還林750畝,除治了病疫松樹1300余株。

  組織全鎮志愿者常態化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規范修訂村民公約,開展農村大操大辦宴席治理;安裝“村村通”小喇叭16個,加強環保、節能、鄉風文明等宣傳教育,大力宣傳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群眾革除陋習,推進移風易俗。

  與此同時,該鎮還強化普法宣傳教育,發放宣傳資料2000余份;開展人民調解員培訓2次,調解各類矛盾糾紛65件次。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大執法行動,強化應急隊伍建設和物資儲備,開展應急演練等,強化社會治理,保障安全穩定。

  (本版稿件由記者劉曉娟采寫,圖片為資料圖片)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