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鄧的
渝廈高鐵的鐵軌如銀鏈般鋪展,一頭連著繁華都市,一頭系著秀麗南川。當搭載著乘客的首列高鐵,穩穩停靠在南川北站,這座被金佛山環抱的城市,正以全新的姿態迎接屬于它的高鐵時代。
南川北站站房內外,金佛山的山形輪廓與杜鵑花韻交織成獨特的城市符號,仿佛在訴說著南川從“山水秘境”到“開放前沿”的蛻變。
高鐵駛入的鳴笛聲,不僅是交通動脈的搏動,更是南川“迎新而上”的號角。
先進制造業在創新中崛起
走進超群工業的生產車間,機械臂精準舞動,一塊塊鋁合金板材在高科技設備的加工下,逐漸變成造型各異的輪轂。“我們的輪轂采用攪拌摩擦焊技術,通過鑄造一體成型,相比傳統工藝性能更強,重量更輕,強度和堅固性更好。”該企業董事長助理江紅拿起一個輪轂,輕松地展示著,揭開了南川先進制造業的創新密碼。作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群工業的83項專利中,有27項直接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配套領域,其產品不僅供應比亞迪、賽力斯等國內車企,更遠銷海外市場。
在南川工業園區各組團,這樣的創新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南川按“一園四組團”布局,圍繞“332”制造業集群體系,培育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及配套、綠色建材、新能源及新型儲能、現代中醫藥等主導產業集群。同時,南川搶抓全市建設萬億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機遇,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及配套產業,突出“輕量化、智能化”發展方向,全力創建特色產業園區、示范配套基地,已經聚集了新能源汽車配套企業50余家,其中品牌車企的頭部配套商5家,有辨識度的賽道及產品正加快形成。
隨著高鐵的開通,交通的便捷性大幅提升,人流和技術加速流動,高鐵帶來的人才流動也為超群工業注入了新的活力。越來越多的行業專家和技術人才,因為便捷的交通而愿意來到南川,為企業的發展出謀劃策。
在現代中醫藥產業方面,上藥慧遠的發展同樣引人注目。該企業一期項目投資2億元,已建成數字化飲片生產車間、重點實驗室、智能煎配中心、智慧大藥房等。智能煎配中心設計產能3000方,整合接方、配藥、煎藥、包裝、配送等功能,是目前全市規模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中藥煎制生產線。公司產品涵蓋500余個品種、3000余個品規,廣泛應用于醫療、消費領域。2024年實現產值8.8億元。
以往,由于交通限制,企業的產品銷售范圍相對有限。今后,隨著高鐵的開通,帶來了更多的合作機會。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構和藥企,因為便捷的交通愿意與上藥慧遠展開合作,共同推動中醫藥產業的發展。該企業所在的重慶市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區距南川北站約20公里,園區正乘勢而上,推動中醫藥產業鏈智慧升級,加速打造具有重慶辨識度的中醫藥產業集群。目前,我區正在加快推進國家級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驗區,重慶市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區作為我區中醫藥產業發展主戰場,園區現有企業40家,科技型企業38家,“專精特新”企業9家,重點發展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中藥制劑等中藥材精深加工以及食品加工產業。
高鐵經濟不僅為南川的企業帶來交通便利,更帶來觀念的轉變和發展思路的拓展。“南川將搶抓這一機遇,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積極招商引資,推動先進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楊仁華介紹,未來,隨著高鐵網絡的進一步完善,南川的企業有望在更廣闊的舞臺上綻放光彩。
文旅產業在融合中綻放
當暮色輕撫青石板路,東街的燈籠次第點亮,夜幕下的東街煙火升騰。高鐵呼嘯而至,“軌道上的南川時光·東街燒烤專列”載著八方游客駛入了人間煙火處。
這里的燒烤店炊煙裊裊,豆腐皮、苕皮、烤竹筍組成的“燒烤三件套”香氣四溢;復古路燈下,穿喇叭褲的“復古青年”跳著快閃舞;炭火明滅間,豆腐皮在鐵板上跳起圓舞曲;大篷車前,川劇變臉師傅的噴火表演引得陣陣驚呼。自東街引入文藝文化街演后,在此經營的燒烤商家營收達65萬元,較以往大幅提升,“懷舊IP+市井美食”的融合模式讓夜經濟煥發新活力。
南川北站的旅游咨詢臺前,“高鐵旅游大禮包”正傳遞著南川溫度。我區針對高鐵游客推出“一票暢游”政策:憑南川北站、水江西站15日內高鐵票可免金佛山、神龍峽、山王坪等核心景區門票,享受山水公司、大觀原點等酒店住宿及餐飲折扣,天星溫泉特惠等,康養民宿、露營燒烤低至5折。此外,萬達“南朋友大禮包”涵蓋餐飲、購物、娛樂等多重福利,助力游客沉浸式體驗南川“煙火氣”與“自然美”。
“不僅如此,我們將針對高鐵沿線城市以及高鐵輻射城市開展主題推介,比如張家界、長沙、廣東、廈門等地,一方面讓當地旅行社知曉了解金佛山景區,另一方面通過當地媒體宣傳景區,拉動散客出行;同時,加強旅行社門店金佛山資料上架、產品上線,金佛山景區進小區、進高校、進企業、進商圈等宣傳活動。”重慶山水都市旅游開發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徐應超介紹。
隨著高鐵開通運營,我區迎來發展新契機。緊扣“中心城區文旅康養后花園”定位,以“大金佛山178環山趣駕”精品線路為核心,推出系列高鐵游客專屬優惠,并加速推進文旅業態升級,全力構建“山地運動+康養度假”全域旅游新格局。
沿著178公里環山趣駕的玉帶,一場山水間的“奧林匹克”正在上演。金佛山2238米的巍峨峰巔,95%的森林覆蓋率織就18℃的清涼錦緞。今夏,濱水露營音樂節的和弦與神龍峽漂流的浪花共鳴。沿線先后布局滑雪、漂流、飛拉達等戶外運動休閑項目55個,森林康養運動基地8個,建設金佛山國際山地戶外運動公園等戶外大本營4個,推出“金佛天梯”、環金山湖步道等精品徒步線路6條,配套充電站、特色驛站等基礎設施。同步推進金佛山北坡索道、山王坪“花好月圓”主題項目等建設,東街夜經濟、康養地產銷售等業態多點開花。1~5月全區接待游客194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122.5億元,同比增長超10%。
站在高鐵時代的風口,南川文旅以“178環線”為軸,轉動“山地運動+康養度假”的雙輪。冰雪世界的歡笑、溫泉湯池的私語、民宿小院的茶香,在“一山一片一帶多點”的畫卷里漸次暈染。隨著“1338”戰略深入實施,這座“中心城區后花園”正將青翠山色釀成金色機遇,讓每縷清風都成為邀約世界的請柬。
現代農業在轉型中突破
大觀現代農業示范基地的智慧工廠內,一串串紅黃綠相間的番茄垂掛如簾,湊近能聞到自然的果香。“智慧工廠內采用無土栽培技術,種植有4個品種的絲瓜、3個品種的番茄,其中絲瓜畝產量能有4萬斤,畝產值12萬元以上。”基地負責人姜國強摘下一顆綠色番茄。“經過兩年的市場推廣,目前三色番茄在重慶賣得很好,每天都有訂單。因為它的皮比較薄,不耐運輸,所以目前僅限重慶銷售。”
在這里,更神奇的是蘋果絲瓜——清炒后有淡淡的蘋果味,通過規范建設水肥一體化噴灌設施和滴灌設施,運用數字化營養技術、絲瓜落蔓密植栽培技術,將絲瓜采摘期延長為5月至10月,產量最高每畝可達2萬斤,為傳統種植大棚的4~6倍。
“隨著高鐵的開通,番茄就可以通過高鐵銷售到成都、武漢等地區,相信到時候訂單會更多。”姜國強對未來的銷售充滿信心。同時,他還在策劃聯合各個旅行社開展更多研學、生態采摘活動,讓更多游客體驗現代農業之美。
在5000畝的藍莓基地,瑞航生物的深加工工廠正開足馬力。六條生產線同時運轉,將新鮮藍莓轉化為NFC純果汁、花青素、酵素等產品,現有產線年設計產能約10000噸,年產值5億元。該公司總經理向可懷介紹,高鐵的開通,將有利于瑞航生物的藍莓產品更快地走向市場,同時也將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體驗藍莓采摘等鄉村旅游項目。
南川是國家糧食產能縣、國家優質稻標準化示范區、全國生豬調出大縣,也是重慶市首批鄉村振興綜合試驗示范區。2024年,我區農業總產值105.80億元,增長2.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81元,增長3.8%。
緊扣“渝東生態新城”定位,我區持續完善鄉村振興投入機制,加快構建“一核兩帶”產業空間布局,促進產業集聚,打造現代農業增長極,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鄉村建設模式,加快創成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圍繞建設市郊特色農業聚集區,北部鄉鎮立足以農促旅,重點發展設施農業、精品農業、休閑農業,發展周末經濟、小長假經濟、研學體驗經濟,打造中心城區農旅融合首選地。圍繞建設“178環線”農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南部鄉鎮立足以旅促農,重點發展中藥材、古樹茶、方竹筍、高山蔬菜、高山晚熟水果、中蜂、南川雞、冷水魚等特色產業,持續放大“大金佛山178環山趣駕”乘數效應。圍繞鎮街集中力量發展特色產業,迭代升級“一主兩輔”鄉村產業,指導各鎮街因地制宜謀劃發展1~2個特色產業,打造“一鄉一品、一鎮一業”,構建“1+2+X”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區農村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吳光琴介紹,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的開通,給農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高鐵開通之前,南川也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梳理了南川區十大農產品清單,178農特環線的清單等,致力讓游客來到南川有的吃、有的玩、有的看。
人便于行達天下,貨暢其流天地寬。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南川將不懈奮進,讓未來更加美好,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