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馳然
重慶,是一座流淌著紅色基因的英雄之城。紅巖精神所孕育的“堅韌、忠勇、開放、爭先”城市精神,正是新時代國家安全觀的生動詮釋:堅韌鑄就風險屏障,忠勇守護政治安全,開放引領發展安全,爭先驅動創新安全。在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指引下,重慶將國家安全與民生福祉緊密相連,讓“國家安全”理念浸潤山城的每一寸土地。
全區緊緊圍繞區委“1343”總體思路,以創新實踐書寫了守護國家安全的“群眾答卷”。2024年,我們發起了“我是國家安全金牌宣傳員”活動,通過國安知識競賽、公益宣傳片展播、主題成就展等形式,讓群眾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一位社區老黨員參賽后感慨:“原來國家安全不只是反間諜,還關乎我們每天的網絡安全、食品安全。守護國家安全,人人有責!”
國家安全教育如何“飛入尋常百姓家”?南川的答案是:讓群眾成為主角。
在石溪鎮的農家小院里,一場別開生面的“國家安全課堂”正在上演。社區干部用非遺板凳龍舞開展反詐宣傳,青年志愿者演繹情景劇《陷阱》揭露網絡騙局。一位村民觀看后,成功識破冒充“扶貧干部”的詐騙電話,保住了全家積蓄。他說:“這些‘土味’宣傳比開會管用,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
這樣的場景,正是我區國家安全“六進”活動的縮影。我們將國家安全知識融入非遺藝術、方言小品,覆蓋34個鄉鎮街道,在國安宣傳月期間,讓群眾在茶余飯后筑牢安全防線。
新時代的國家安全,既是“人民戰爭”,更需科技賦能。12350安全生產舉報平臺24小時運轉,市民隨手拍下的消防通道堵塞照片,3小時內就能得到響應;反詐AI機器人通過大數據分析,成功攔截60萬元詐騙匯款。在南川,我們開展“萬人大課堂”活動,重點圍繞軍事安全、科技安全、網絡安全、社會安全,通過數字問答、視頻觀看等形式,讓中小學生參與國家安全教育課,筑牢人民防線。
科技的溫度,還體現在一個鮮活的故事里。去年夏天,一名中學生通過小程序舉報某社交平臺的涉恐言論,網信部門迅速處置,避免了不良信息擴散。這位“少年安全衛士”在表彰會上說:“維護國家安全,我們青年人也能扛起責任!”
從紅巖村到金佛山,從長江之濱到鳳江之畔,國家安全早已化作南川人“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當我們看到菜市場里顧客主動舉報過期食品,校園里孩子爭當“反詐小衛士”,工地上工人自覺佩戴安全帽……這便是新時代國家安全最動人的圖景。
讓我們以紅巖精神為燈塔,爭當國家安全的宣傳員、踐行者、守護人,讓“國家安全”理念如春風化雨,滋養每一個家庭,守護每一份幸福,共同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壯麗重慶篇章!
(作者系石溪鎮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