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火鳥
這個時節,即便不是采茶季,茶園里依舊綠意盎然、沁人心脾。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唐代陸羽《茶經》記載的涪州名茶,其“賓化最上”指的正是南川,可見南川茶文化歷史久遠,是一筆寶貴的文化資源。
“古韻”茶文化節、“千年金山紅”古樹茶文化藝術節……豐富多樣的茶文化藝術節,賦予了茶文化“二次生命”……“南茶春韻·重慶生態大觀園自駕游路線”“環金佛山自駕游路線”……多條茶旅路線推出,引得游客流連忘返。南川通過“以茶促旅、以旅興茶”,茶旅融合畫卷徐徐鋪展。
深挖“茶文化”強內核,茶香四溢迎客來。對于茶文化,深挖是基礎,全方位利用則是重點。可持續深挖茶文化內涵,推出茶葉美食、茶山民宿,打造茶飲空間、茶文旅專屬IP形象,推廣茶史茶俗、茶藝茶道等,將特色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用“文化基因”激活“流量密碼”,讓文化軟實力成為硬支撐。
如何讓一片“葉子”釋放最大能量?集群“茶產業”延鏈條,茶業振興滿園春。據統計,2024年,南川區13.45萬畝茶園創造了12.3億元的綜合產值,茶葉產業已成為全區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南川每個鄉鎮都有自己的茶園,常見的品種有“南川大樹茶”、巴渝特早、福鼎大白茶、云南大葉種、安吉白茶等,各具特色又集群發展,形成了北部標準茶區和南部生態茶區協同發展的格局。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立足茶葉優勢產業,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建以全國勞模、農技專家、能人黨員為骨干的集體經濟理事會,成立強村公司,將茶產業發展成“一村一品”特色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有機融合,擴大產業發展的影響力,實現茶園增彩、茶企增效、茶農增收。
創新“茶科技”深加工,茶葉騰飛新引擎。無論是智能化種植,還是現代化加工,又或者是產學研合作,在南川茶產業的發展歷程中,科技創新始終是重要推動力。通過科技賦能,南川的茶產業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更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升級。
一茶一生態,一葉一致富。南川區正以文化為魂、產業為體、科技為翼,奮力寫好“三茶”統籌大文章,擦亮“金字招牌”,茶有可為,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