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數字鄉村建設 開啟基層治理新篇章
發布時間:2025-06-17 08:29:40 來源:
新聞摘要:

  

  □ 程 韋

  水江鎮勞動社區的智慧大屏閃爍著藍色微光,本土人才舒艷麗輕點屏幕,78個監控畫面瞬間躍動——河道水位、林區火情、獨居老人動態盡收眼底。突然,系統發出預警:兩名少年正在團凼河危險水域戲水!工作人員立即啟動遠程喊話,勸阻聲在空中響起:“娃兒些,莫耍水哈,危險。”五分鐘后,網格員趕到現場時,少年們已收拾衣物離開。這場可能發生的溺水事故,在數字化預警與人性化干預中被悄然化解。

  夯實數字底座,筑牢基層治理“新基建”

  水江鎮以55個網格為依托,整合17個村(社區)原有的80余個微信社群,構建起線上線下對應的微信群。這一舉措打破了信息傳遞的壁壘,政策信息得以迅速傳播,群眾訴求也能及時收集,實現了線上線下雙網格的深度融合。這種融合不僅提高了信息傳播效率,更重要的是搭建起政府與群眾之間的溝通橋梁,使基層治理更加貼近群眾實際需求。

  在水江鎮勞動社區,網絡覆蓋率高達96%,光纖入戶率達80%,穩定的網絡為信息快速傳遞提供了保障。社區充分利用智慧大屏,對公共區域視頻監控資源進行整合,在40余個重點區域實現遠程實時監控、回看、喊話、預警等功能。通過這一數字化手段,社區能夠精準掌握各類動態,及時發現并處理問題,提升了社區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這一系列舉措是水江鎮貫徹落實數字鄉村建設理念的生動實踐,為基層治理的數字化轉型奠定了堅實基礎。

  深化數字應用,激發基層治理“新動能”

  數字化應用在基層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夠打破傳統治理模式的局限,提升治理效能。

  水江鎮依托一體化智治平臺,實現鄉村工作動態數字化管理。通過該平臺,重點事項辦理流程一目了然,2024年,4262件流轉辦結事件均在有效監督之下進行,辦結率達到100%。這一成果不僅體現了數字化管理的高效性,更彰顯了水江鎮對工作的嚴格把控、對群眾的負責態度。在數字化管理模式下,工作流程更加透明,責任更加明確,有效避免了推諉扯皮現象,提升了政府公信力。

  在矛盾預警處置方面,水江鎮借助線上網格,組織在職黨員、人大代表、志愿者等“N力量”全天候關注圈群信息,提前發現并妥善處置鄰里矛盾、濫辦宴席等風險100余起。這種創新的治理模式充分利用數字化手段,實現了矛盾糾紛早發現、早解決,將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有力有效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在應急管理領域,水江鎮制定并上線多個應急預案,開通多個場景應用。借助數字鄉村平臺,常態化開展危險野泳、林邊用火勸阻工作,成功避險地災滑坡案例獲得國家部委推廣。數字化技術在應急管理中的應用,大幅提升了水江鎮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這一系列舉措是水江鎮對數字化技術在基層治理中深度應用的成功探索,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貴經驗。

  創新數字治理,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

  在數字基礎設施日益完善、信息交互渠道不斷暢通的背景下,創新數字治理模式成為推進數字中國戰略、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的必然要求。

  水江鎮創新完善數字化工作獎勵機制,每季度開展“三比三曬”五星評價,并自籌經費獎勵網格員,充分調動網格員的工作積極性,有效推動鄉村數字化進程。同時,考慮到鄉村老年群體占比大、信息獲取渠道窄的實際情況,水江鎮充分發揮家用電視端的作用,打造綜合信息服務電視屏,覆蓋居民200余戶。這一創新舉措既降低了宣傳成本,又能精準服務老年群體,體現了基層治理的人性化和精細化。

  此外,水江鎮積極發動居民參與數字鄉村建設,居民自費安裝50余臺數字化設備并接入村社平臺。這一做法不僅提高了數字化設備接入率,還解決了在外務工人員距離遠參與難的后顧之憂,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這種政府引導、居民參與的治理模式,充分發揮了群眾主體作用,為數字鄉村建設注入了強大動力。

  在未來的發展中,水江鎮將繼續堅定信心、迎難而上,不斷探索創新,推動數字鄉村建設取得更大成效,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更多數字力量。

  (作者系水江鎮干部)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