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山上 珙桐花開
發布時間:2025-06-10 09:01:15 來源:
新聞摘要:

  

  □ 李林芮

  提及金佛山的春天,絕大多數人聯想到的是高山喬木杜鵑,那漫山遍野的絢爛,熱烈而奔放。然而,金佛山的珙桐花,卻是一種靜謐而深沉的美,它如同一位隱士,藏于幽深的山林之中,等待著有緣人的邂逅。

  珙桐,是中國特有的第三紀孑遺生物,素有植物界的“活化石”“大熊貓”之稱。它見證了氣候巨變、生態更迭,從新生代第三紀起,便在地球上生長繁衍。那個時候,恐龍才剛剛謝幕,哺乳動物初露頭角,而珙桐,已在森林深處默默生長。如今,全球范圍內能看到它自然生長的地方屈指可數,而金佛山就是其中之一。

  在金佛山上,珙桐花的蹤跡總是難覓。一來,它本就稀少,如同隱士般藏匿于深山幽谷之中,不輕易展露芳容;二來,金佛山的杜鵑花太過繁盛,漫山遍野的絢爛色彩幾乎蓋過了珙桐花的美,讓它很難引起人們的注意。

  今年,我乘索道前往金佛山,向上望去,往日的杜鵑花顯得有些稀疏。然而,正是這份意外的空缺,讓我留意到了一片潔白。用形色識花后,竟發現是珙桐花,這讓我有幸親眼目睹了它的風姿,心中滿是驚喜。

  春末夏初,珙桐花就會悄然綻放。萬綠叢中,珙桐花宛如萬千白鴿棲息于樹上,山風吹拂,朵朵白花齊刷刷攢動著,如對對白鴿展開翅膀,欣欣然欲飛出林濤綠海。一樹白色的苞片,在新葉的襯托下,顯得尤為潔白和飄逸。一眼看去,亦像樹上掛滿了絲質的白手帕,有一種電影場景般的美感。

  珙桐花初開時呈淡綠色,盛開時變成乳白色,凋謝時則轉為棕褐色。從初開到凋謝,色彩多變,一樹之花,次第開放。其實,那兩片潔白如翼的部分并非花瓣,而是經特殊演化后的苞片。這是植物為了更好地傳播花粉,特意進化出的“招蜂引蝶”之技。真正的花,是中間那顆藏在苞片中的紫色球狀小花序,低調又神秘。

  多年前,我曾在峨眉山第一次拜謁了珙桐樹。之所以印象如此深刻,在于大多珙桐都生長在山林中,可偏偏這一株,獨自立在息心所廟前。置身樹下,這種奇特和美麗直擊心靈。一樹繁花洋溢著青春氣息和生命活力,使人想起和平、歡樂、爛漫的春天,以及如鴿哨搖亮的晴空……還依稀記得當時隨行的攝影朋友曾說道:“作為一名攝影工作者,我這輩子如果有一兩部作品能夠穿越歷史的冰川期傳于后世,就心滿意足了。”

  如今,再次見到珙桐花開,我真正體悟了他當時的心境——珙桐花的魅力,不僅在于它的美麗,更在于它所承載的歷史與生命的厚重。珙桐作為新生代第三紀留下的孑遺植物,身后是一個跨越億萬年的古老生態系統。盡管珙桐歷盡千難萬險,卻依然活得有聲有色,實在是個奇跡。

  珙桐雖為中國獨有,且年代久遠,然而詠珙桐的詩卻是少之又少。在古代詩詞中翻尋,真就找不出一句來,原因就在于它生于深林之中,人跡罕至,鮮為人知。而在當代,有兩首詠珙桐花的詩,讀之如沐春風。茲錄如下:

  《題峨眉珙桐花詩》

  陳子莊

  春去還飄雪,珙桐正試花。

  鳳鳥今未至,不許亂棲鴉。

  《珙桐花》

  錢堅

  幽然九老洞,產得珙桐花;

  雙瓣如合掌,對開若破瓜。

  惟希爭雪白,不欲以香夸;

  怪底人饒舌,偏今泛海槎。

  盛夏即將來臨,我知道,那些鴿子花終將振翅飛翔。但我也知道,珙桐樹仍在積蓄力量。當春風再次吹過金佛山時,“白鴿”會回到枝頭,重新起舞。

  金佛山上,珙桐花開。這是一場與古老生命對話的旅程,也是一次心靈與自然交融的體驗。原來,苦難真的會凝結成最美的花朵。但愿,我們都能像珙桐一樣,挺過各種艱難困苦,依然美美地活著。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