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光惠
兒時在鄉間,大多人家都會種幾棵石榴樹,石榴花象征紅紅火火的景象,石榴也是多子多福的象征。
初夏,繁花落盡,一樹樹石榴花悄然露出笑顏,明媚動人,熱情似火,照亮青瓦泥墻的農家小院,向人們宣告夏日的來臨。陽光下,石榴花如火如荼地盛開著,花骨朵胖嘟嘟、鮮亮亮的,不帶一點矯揉造作。遠遠望去,樹上像掛著一盞盞紅燈籠,搖曳于綠意蔥蘢間,跳動著生命的火焰。
仿佛一夜之間,村子里的石榴花全都開了,掩映在綠水青山間,為單調貧瘠的小村莊增添了一抹靚麗、溫暖的色彩。
院子里的那棵石榴樹是父親栽下的,剛栽下時細細瘦瘦的,但石榴樹卻頑強活了下來,“蹭蹭蹭”往上竄,沒過幾年就長得郁郁蔥蔥,枝繁葉茂。
每年初夏,石榴樹就開出朵朵小紅花,紅艷艷的,我們在樹下做作業、玩耍、捉迷藏,累了,抬頭看滿樹榴花在風中明媚,笑語在院落久久回蕩。
唐代詩人于蘭《千葉石榴花》詩云:“一朵花開千葉紅,開時又不藉春風。若教移在香閨畔,定與侍人艷態同。”表現了千葉石榴花盛開時的壯麗景象,寫出了石榴花的嬌艷之態。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宋代王安石寫下《詠石榴花》,表達石榴花之艷美,并不在于其妖嬈多姿,縱然花色稀少,但“萬綠叢中一點紅”,自會收到“以少勝多”的效果。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唐代詩人韓愈在《榴花》中寫道:五月里石榴花開了,紅艷似火,耀眼奪目,隱約可見榴子結于枝子間。“明”字點明了石榴花十分耀眼。
風吹黃麥穗時,石榴樹開始結果,這時候,孩子們的心都掛到石榴樹上了,常去樹下看那些小青果一天天由小變大、由綠變紅,陽光越充足,紅得越鮮艷。
在孩子們的期待中,漫山遍野的石榴終于熟了,寶瓶似的小石榴從郁郁蔥蔥的綠葉后探出頭來,怯怯地羞紅了臉,沉甸甸地掛在枝頭,一片火紅里,是遮掩不住的美麗和豐腴。陽光灑在鮮紅的果皮上,閃著誘人的光澤。每一個石榴都飽滿圓潤,散發出淡淡果香,讓人忍不住想要摘下嘗嘗鮮。
廖爺爺家院子里也種了一棵石榴樹,石榴紅了時,廖爺爺就在樹下守著,生怕貪吃的孩子們偷摘尚未成熟的石榴。但饞嘴猴們總是防不勝防,齜牙咧嘴吃著偷摘的酸澀石榴,廖爺爺的責罵聲在耳邊回響,一個個作鳥獸散,臉上露出得意的竊笑。
我家的石榴也紅了,熟透的小腦袋在綠葉間搖晃,父親摘下一個個大紅石榴,母親提著籃子大聲喊:“孩子們,快來吃石榴啰!”
紅彤彤的石榴擠滿了籃子,咧著小嘴兒,空氣中彌漫著清甜的果香。掰開石榴果皮,籽粒飽滿,如瑪瑙晶瑩剔透,擼一把塞進嘴里,霎時,汁水四溢,甜中帶酸,好吃極了。一家人圍坐在院子里,吃著、說著,歡笑聲飛出了院墻外。
石榴是極好的水果,還有助消化、軟化血管、降壓等功效。鄉親們將石榴挑到城里去售賣,笑臉如盛開的石榴花般燦爛,生活像石榴一樣紅火。
時光荏苒,故鄉的石榴花一直盛開在遠去的時光里,開在我記憶深處,永遠火紅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