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開展青少年國防教育研學實踐活動 學生沉浸式體驗觸摸強軍脈搏
發布時間:2025-04-27 09:49:11 來源:
新聞摘要:

  南川融媒訊(特約通訊員 趙忠康)4月20日,由團區委、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區青少年宮聯合組織的“行走的思政課——追尋深藍足跡·致敬人民海軍”青少年國防教育研學實踐活動在166艦上生動開展。我區30余名青少年登上這艘“海上鋼鐵長城”,在沉浸式體驗中觸摸強軍脈搏,感悟深藍情懷。

  據了解,166艦是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代051型導彈驅逐艦,1991年11月21日完工交付南海艦隊服役,退役后,被贈予重慶建川博物館,于2021年6月26日由湛江運至九龍坡建設碼頭。如今,166艦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已面向市民開放近4年。

  當天,孩子們登上166艦依次有序地參觀了軍艦的主甲板、艦炮、駕駛艙等戰位。“原來艦艇的‘大腦’是作戰指揮中心,‘眼睛’是雷達系統,‘心臟’是動力艙!”學生胡宇佳在航海儀器前駐足,仔細記錄講解員提到的每一個知識點。

  最讓大家震撼的是生活區——不足1.5米的狹窄艙床、需要側身通過的防水門、24小時轟鳴的機艙環境。“解放軍叔叔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里守護萬家燈火!”學生梁俊豪摸著艙床感慨道。

  在166艦陳列館,海軍退役老兵向祖兵向孩子們講述自己在軍艦上服役的親身經歷,將專業術語轉化為生動故事:主炮齊射時的震波、潛艇潛航時的戰術機動、艦機協同的作戰配合……配合著艦上實物展示,抽象的海防知識化作孩子們眼中閃爍的光芒。

  此次活動,通過“實地參觀+老兵講述+互動體驗”三維模式,讓青少年在觸摸艦艇鋼甲的溫度中,理解“歲月靜好背后是有人在負重前行”的深刻含義。區青少年宮負責人任登科表示,后續將通過常態化、沉浸式的國防教育體驗,讓強國強軍的種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