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融媒訊(見習記者 盧婭玲)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時期,農資市場迎來銷售旺季。連日來,記者在走訪我區部分鄉鎮時發現,許多農戶對購買農資的注意事項和辨別真假農資的方法知之甚少。為此,記者前往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采訪相關負責人,為農戶支招。
“購買農資一定要牢記‘三不買’原則。”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一大隊負責人鄧維提醒農戶:一是不買流動商販的農資,這些人賣完即走,出現問題難以追責;二是不買無證經營的農資,購買前務必檢查商家是否有營業執照和農藥經營許可證;三是不輕信商家的夸大宣傳,如“特效種子”“增產30%”等,往往都是虛假宣傳。
此外,市場上還存在“農資忽悠團”,通過低價誘惑、小恩小惠、專家講課等手段讓農民放松警惕。鄧維建議農戶在購買農資時,務必做到以下幾點:查清經營者的營業執照,查看包裝標簽,索取正規票據,并妥善保存包裝和憑證,以便后續維權。
針對如何識別真假農藥,鄧維總結了“兩看一對比一掃描”的方法:
一看外觀,正規液體農藥應清澈透明,無雜質和沉淀物;
二看標簽,核對包裝上的“農藥三證”(產品質量標準證號、農藥生產許可批準證號、農藥登記證號);
三對比價格,價格過低的農藥大概率是假貨,需仔細對比有效成分類別、含量和包裝;
四掃碼查詢,正規農藥包裝上有唯一二維碼,可查詢農藥名稱等信息,還可登錄中國農藥信息網驗證真偽。
隨著網購農資的普及,不少農民為圖方便選擇線上購買。對此,鄧維提醒,網購農資需謹慎,一旦出現問題,由于缺乏實體店,跨區域維權難度較大。他建議農戶收到貨后不要急于付款,務必查驗產品真偽,并留存相關憑證。種子、化肥等農資到貨后最好留存部分樣品,以備后續糾紛時作為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