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融媒訊(記者 李崎君)近日,在大觀絲瓜智慧工廠內,工人們正在有序安裝補光燈,部分區域已完成絲瓜苗的無土栽培工作。
在這座現代化設施農業示范基地,最特別的是通體透亮的鋼化玻璃溫室。與傳統大棚不同,大觀絲瓜智慧工廠采用高透光率鋼化玻璃為棚體材料,確保作物充分吸收自然光照。棚內配備智能環境監測系統,可實時采集土壤溫濕度、空氣溫濕度、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等數據,并通過自動化設備精準調節,確保絲瓜在最適宜的環境中生長。
“過去種絲瓜,澆水、施肥、通風全憑經驗,現在通過手機或者中控平臺就能調控,省時省力,還能減少人為誤差。”負責人姜國強介紹,棚內采用無土栽培技術,以椰糠為基質,配合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實現精準施肥,既減少養分浪費,又降低土傳病害風險。
據了解,得益于智能化管理,新種植模式顯著優化了絲瓜的生長周期。傳統栽培模式下,絲瓜采摘間隔約20天,而智慧工廠通過精準調控水肥和溫濕度,不僅使絲瓜產量更高,采摘間隔還能縮短至13天左右,采摘期更是能延長1個月,預計單季畝產從1萬公斤增至2萬公斤,同時,工作人員需求減少,經濟效益顯著提高,預計10畝新大棚單季產值將突破80萬元。
“現在棚內環境可控,病蟲害減少,絲瓜品質也更好了,智慧工廠的絲瓜不僅上市時間提前,而且瓜條更均勻,商品率更高,市場競爭力更強。”姜國強表示,未來,基地將進一步優化生產標準,加強品質管控,推動“大觀絲瓜”品牌建設,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產業增效、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