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平
春日的南川,繁花似錦,游人如織。漫步南川,姹紫嫣紅的美景令人陶醉,游客們或駐足觀賞,或拍照留念,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賞花經濟逐漸成為文旅市場的新熱點。我區依托自身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賞花經濟,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然而,一些地方的賞花經濟仍存在花期短、產品單一、同質化競爭、游客體驗一般等問題,制約了賞花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如何做好“花”文章,讓“賞花經濟”常開常盛?
延長花期,打造四季可賞的花卉景觀。賞花經濟的核心在于“花”,而花期短是許多地方面臨的主要問題。為了延長賞花時間,可以引進不同花期的花卉品種,錯峰種植,確保一年四季都有花可賞。此外,利用溫室大棚等設施進行反季節花卉種植,也是一種有效的手段。通過科學規劃和種植,打造四季皆宜的花卉景觀,能夠吸引更多游客在不同季節前來觀賞。
豐富產品供給,提升游客體驗。傳統的賞花觀光已經不能滿足游客多樣化的需求。除了賞花,還可以開發花卉主題餐飲、住宿、文創等產品,打造集賞花、休閑、娛樂、購物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同時,要結合我區文化特色,舉辦花卉節慶活動,提升賞花活動的文化內涵和吸引力。
強化服務體驗,提升游客滿意度。賞花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優質的服務體驗。應堅持以游客為中心,持續提升運營管理水平,強化旅游服務保障。從交通、餐飲、住宿到導覽服務,每一個環節都應做到細致入微,通過完善成熟的旅游產品和業態,進一步增強游客的體驗感和滿意度。
加強品牌建設,提升市場競爭力。在賞花經濟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同質化競爭成為一大挑戰。我區應立足本地特色,打造獨具特色的賞花品牌,避免千篇一律。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加強宣傳推廣,強化南川特色,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例如,鳴玉鎮利用五彩油菜花造景、“繪圖”等地方特色就可以利用短視頻、社交媒體等平臺,展示其獨特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打卡。
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賞花經濟的發展必須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在花卉種植、旅游開發及游客賞花過程中,應加強環境保護,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通過科學規劃和合理開發,確保賞花經濟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同時倡導文明旅游,實現可持續發展。
賞花經濟不僅是“美麗經濟”,更是“富民經濟”。相信隨著大家對賞花經濟的重視和投入,這一產業將為鄉村振興和文旅融合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讓“賞花經濟”常開常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