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自力
小時候,最喜歡做的事,就是站在春天的路口,伸手去捉風。如果哪天風帶著暖意,心底就無比高興。因為春風一來,各種好吃的好看的好聞的就陸續登場了。
“吹面不寒楊柳風”,春風是溫柔的,溫得像井水柔得像白云。等不及氣溫攀升,一群群鴨子紛紛下河,歡快地拍打著翅膀,潛入水中去覓食。我們小孩子也忙脫掉厚重的衣服,頓時感覺輕松了許多。跳一跳,跑一跑,有點身輕如燕的感覺。燕子在電線上呢喃,大雁在天空中寫意,我們則在大路上迎著春風奔跑。那時總覺得自己跑得飛快,不然耳旁的風怎么呼呼直刮。冬天的風像刀一樣刮耳朵,夏天的風熱浪滾滾,只有春風才舒服,柔柔的暖暖的,吹在臉上癢癢的。風里帶著花的香,還有各種草的味兒,聞一聞就醉了。
“春風不刮,草木不發”,風是春天的使者,她到哪兒就把春天吹到哪兒。風經過的地方,都有了春天的氣息和味道。難怪王之渙在《涼州詞》中感慨:“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就沒有春天。
風把春天吹來,還吹來了云朵。暖暖的春風迎面吹,吹得游人醉。春風是個高明的魔術師,能一夜之間吹來一場雨。有時白天春光明媚,可是第二天早晨醒來,就“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了。人們驚嘆春雨的腳步溫柔,“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同時感慨春風的魅力,陣陣春風都化成了雨,滋潤著萬物。
兒時的記憶中,一直有幅畫面不曾忘記。春風十里,父親吆喝著耕牛開犁,犁地的父親,隨口唱起了信天游。風把父親的山歌扯得老遠,站在村口都能聽見。父親犁田,我則常常坐在田埂上,一會兒玩玩泥巴,一會兒抬頭看看游走的白云。“田這么干,會下雨嗎?”有時我就問父親。父親說:“雨都在云里呢,你看那低低的云朵,里面都藏著雨呢。”當時不太懂,云是云,雨是雨,怎么雨還藏在云朵里呢。后來,偶然聽到了一首歌,歌名是《風中有朵雨做的云》,一下子聯想到父親的話,頓時釋然。父親的話像土地一樣樸實,卻蘊藏著深刻的道理。
每年春天,我都要站在春風里看云,那是最富有詩情畫意的,因為風中有朵雨做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