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南川一位“愛心媽媽”的故事,打動了無數人。家境貧寒的小蘭深陷困境,是她伸出援手,幫小蘭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也是她用慈母般的關懷,詮釋了人間溫情。
她,就是冉長芬。
憑借這份愛心善舉,冉長芬榮獲2019年度“感動南川人物”、2020年第一季度助人為樂“重慶好人”稱號。而今年,她的家庭又榮獲2024年重慶“最美家庭”稱號。
她是一個善良、孝敬父母的人。她常說:“為人子女,踐行孝道是她做人的底線?!?/p>
冉長芬今年57歲,2年前從黎香湖中心校退休后并未閑著,找了一家培訓中心從事教務管理工作。在她的家里,除了她,還有丈夫、兒子和女兒。
“百善孝為先”這句古訓在冉長芬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婆婆健在時患有糖尿病,年年都得往醫院跑上幾回。在婆婆生病的日子里,冉長芬的每一天都在忙碌中度過。清晨,她給婆婆擦拭身體、做早飯……一切安頓好后才安心去上班。下班后,她跨進家門的第一件事便是幫婆婆更換尿不濕,陪在婆婆身邊嘮家常。晚飯后,她又馬不停蹄地幫婆婆洗漱、換洗衣物。
在照顧老人這件事上,冉長芬的家人同樣毫不含糊。除她負責的時段外,白天其余時間與后半夜,丈夫與兒女依次接力。一家人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從飲食起居到日常陪伴,從身體護理到心理慰藉,每一個環節都精心操持,以無盡的耐心與愛心,為老人構筑起溫暖的港灣。
禍不單行,冉長芬的姑爺幾年前因病離世,而姑姑又未曾生育子女。面對這一情況,冉長芬夫婦毫不猶豫地挑起了操辦姑爺后事的重擔。此后,她見姑姑獨自一人住在農村孤苦伶仃,既擔心姑姑的安全,又心疼她的生活艱難。在和家人商量并征得同意后,冉長芬毅然將姑姑接到家中生活。那時,他們的孝心又多了一份承載。
她的家人從她身上學到了責任擔當、與人為善,這是這個家庭成長的力量。
2017年,冉長芬申請加入了“金佛山志愿者”團隊。在她的影響下,丈夫和女兒也緊跟著步伐,成了志愿者隊伍中的一員。
從關愛失獨老人、殘疾人,到探望留守兒童,再到愛心送考,她們一家人都積極參與。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
疫情期間實施交通管制,她不僅主動捐贈礦泉水、方便面等物資給檢查點,還與丈夫韋智強以及老父親一同投身志愿服務,守護重要路口。冉長芬心疼年邁的父親,想獨自承擔白班工作,可老父親卻堅定地表示:“我干了幾十年的老社長,這個時候不給鄉親們出力,對不起人?!?/p>
冉長芬和老父親堅守白班,韋智強則獨自扛起夜班的重任。夜深露重,他只能多套一件毛衣抵御寒冷。面對艱辛,他們卻淡然地說,這里是他們的家,有他們的親人,所做的不過是分內之事。
回顧“愛心媽媽”的事跡,為了助力先天殘疾的小蘭擺脫拐杖、學會走路,她鍥而不舍地向基金會申請經費支持;為了幫助陷入困境的小蘭重返校園,她四處奔波、多方求助。不僅如此,她還把小蘭接回自己家中,讓自己的兒女與小蘭以“哥哥”“姐姐”相稱,一家人一起買菜、走親訪友、共度節日。他們用真切的情感,溫暖了小蘭那顆孤獨又敏感的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