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融媒訊(見習記者 盧婭玲 實習生 李浪平)這段時間,在西城街道西大街社區,“家風銀行”成為居民熱議的新鮮事——這里的“存儲物”不是金錢,而是代代相傳的家風家訓。
近日,記者在該社區家風銀行活動中心看到,二十余位居民正通過數字化展陳系統查閱“存儲”其中的家風故事。
據了解,這個家風銀行具備“存儲”“借貸”“理財”“返利”四大功能。社區專職網格員楊娟介紹,居民提交家風故事即可開戶領取“家風存折”,通過“借貸”功能可支取其他家庭的家訓學習借鑒。系統還推出“好家風我先行”“經典誦讀”等主題“理財”活動,參與者通過積分兌換書籍、日用品及文化體驗項目,實現精神物質雙豐收。
首批“儲戶”況進秀展示了她的電子存折:“這里既是分享平臺,也是學習課堂。我既傳播了自家的治家經驗,又學到了鄰里的人生智慧。”在數字化展示區,83歲的陳永澤正用手機掃碼閱讀家風故事:“沒想到傳統家訓能這樣活態傳承,這些治家之道值得細細品味。”
自2022年底試運行以來,該平臺已收錄16戶模范家庭完整家風檔案,舉辦家風主題活動十余場次,吸引超百戶家庭申請入駐。數據顯示,參與家庭矛盾糾紛發生率同比下降62%,“最美家庭”評選申報量增長3倍。
“我們將把家風銀行打造為社區治理新載體。”楊娟表示,下一步計劃接入市級數字平臺實現資源共享,開發“家風信用分”體系聯動社區服務,讓優秀傳統文化真正成為基層治理的“潤滑劑”和“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