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王婷婷
重慶市2025年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已正式實施,進一步擴大了補貼范圍,新增了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3C電子產品以及6類家電,旨在滿足市民多樣化消費需求,帶來更多實惠。那么,該政策的落實情況如何?群眾知曉度怎樣?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近日,記者走訪城區多家手機專賣店發現,不少商家積極響應政策,在店鋪門口擺放了醒目的“國補”宣傳牌,以此吸引消費者進店選購。一手機專賣店工作人員程小川表示,自開展以舊換新活動以來,客流量比以往增加了約30%,尤其是新增的3C產品中,手機銷量表現突出。
一位正在選購手機的消費者表示,某款新手機原價3799元,通過“國補”優惠了500元,實際支付3299元,連說“很劃算!”同時程小川表示,消費者只需下載“云閃付”APP,領取相應優惠券,支付時即可直接享受優惠,操作十分便捷。
記者從區商務委了解到,與以往相比,今年的政策變化顯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C電子產品補貼: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購新補貼,每人每類可補貼1件,補貼比例為產品最終銷售價格的15%,最高不超過500元。
家電以舊換新:在國家12類涉補家電品類基礎上,新增飲水機、凈飲機、空氣凈化器、投影儀、消毒柜、智能掃地機器人等6類家電。二級能效或水效標準產品按成交價15%補貼,一級能效或水效標準產品按20%補貼,每件補貼不超過2000元。
家裝廚衛“煥新”補貼:按最終成交價15%標準給予補貼,單筆交易補貼最高不超過2000元,每個消費者最多可享受4筆。
汽車報廢更新補貼:報廢符合條件的國四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購買新能源乘用車新車補貼2萬元/輛,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新車補貼1.5萬元/輛;置換更新售賣轉讓舊乘用車,購買新能源乘用車新車補貼1.5萬元/輛,購買燃油乘用車新車補貼1.3萬元/輛。
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每輛給予500元定額補貼。
區商務委市場流通科工作人員任其平介紹,不同品類產品的補貼申請渠道有所不同。汽車和電動自行車遵循“先買后補貼”原則,消費者可在“愛尚重慶”微信公眾號、“渝快辦”等平臺上申報,提交資料審核通過后即可享受補貼。而3C產品、家電、家裝廚衛等以舊換新商品,消費者在購買時可直接享受國家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