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融媒訊(記者 王瑩 見習記者 盧婭玲)近期,隨著春回大地,氣溫逐漸升高,我區(qū)各地的茶園也迎來了采摘季。春茶開采不僅為茶農帶來了豐收的喜悅,也推動了當地茶產業(yè)發(fā)展,為鄉(xiāng)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2月16日一大早,南城街道半溪河村的茶園里一片忙碌,30多名采茶工人背著背簍,手指在茶樹尖上翻飛,開啟了今年第一批春茶的采摘。
千余畝茶山上綠意盎然,一排排茶樹吐露出今年的第一茬新芽,空氣中散發(fā)著陣陣茶香。據了解,去年冬季雨水較少,為保證獨芽品質,茶園將投入大量的工人進行搶收。“采獨芽的用工量比較大,天氣回暖后,我們每天需要三百人左右。”茶園負責人周華指著剛冒頭的獨芽繼續(xù)介紹:“你看這個獨芽現在包得緊,但兩天時間就散頭了,所以必須搶時間,突擊采摘芽頭。”
為保證天氣回暖后獨芽的生長,茶園每天還定時進行補水處理。半溪河村海拔近800米,合作社茶園面積有1300多畝,種植有巴渝特早、平陽特早、蒙山等6個品種。“每年銷路不愁,我們這個品質很多老客戶都喜歡。”周華信心滿滿地說道,“今年已經有客戶開始預定,每年我們的獨芽、毛峰都供不應求。”
近幾年,合作社實施了有機肥替代化肥項目,在茶樹根部開溝,施用油粑和豬牛糞混合的有機肥,然后再用土覆蓋,讓茶樹吃上“營養(yǎng)餐”。經過改良土壤,茶葉品質不斷提升。
在南平鎮(zhèn)云霧村6組的茶山上,十余位茶農正穿梭在茶園里,忙碌地采摘著入春后的第一縷新芽,以供應市場。
48歲的殷金秀是云霧村村民,她告訴記者:“進入春茶采收期,一天多的時候能采三十多公斤鮮葉,能賺兩三百元,大家都愿意來茶山采茶。”
據了解,云霧村海拔在1200米左右,具有適合高山茶樹生長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春茶采摘期也將從2月中旬持續(xù)到清明節(jié)前。
為了使茶葉品質更好,這片茶園在種植和管護上下足功夫,負責人羅藝介紹:“在茶樹種植和管護上,我們盡可能保持它原生態(tài)的生長環(huán)境,比如說除草,全部采用割草機,不用除草劑。今年如果天氣好,這片百余畝的茶園預計能采摘1萬公斤鮮葉。”
據了解,目前我區(qū)茶園面積達12萬畝以上,是全國茶葉綠色高質高效創(chuàng)建示范縣。近年來,通過有機肥替代化肥改良,全區(qū)茶葉產量和品質都在穩(wěn)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