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鄧的
激揚風清氣正,共筑海晏河清。
2024年,在市紀委監委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南川區各級紀檢監察機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鞏固拓展主題教育和教育整頓成果,認真落實黨建統領“885”工作體系,緊扣全市紀檢監察“四張清單”,制定全區紀檢監察“1+1+N+5”工作思路,向“嚴”發力、向“細”著手、向“深”拓展、向“實”奮進,推動全區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護航大局
政治監督不斷深化
強化政治監督是紀檢監察機關肩負的重大政治責任。一年來,區紀委監委聚焦“兩個維護”,著力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有力有效監督保障黨中央政令暢通、重大決策部署在南川大地落地生根。
“國之大者”始終是政治監督的聚焦方向。區紀委監委把監督保障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落實作為重中之重,動態完善《南川區政治監督工作清單》,細化梳理20項具體監督內容,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等開展監督83次,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529個,以全過程全鏈條監督有力護航全區中心大局工作。健全政治生態分析研判、反饋、整改閉環機制,統籌用好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巡視巡察成果,以及“八張問題清單”、領導班子運行評估和群眾口碑評價結果,動態更新干部廉政檔案,嚴督實導區管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每半年開展政治生態分析,精準進行“政治畫像”。
“一把手”是落實“兩個責任”的關鍵,也是監督的重點。區紀委監委緊盯“關鍵少數”,建立“一把手”問題線索臺賬,堅持每季度召開全區紀檢監察系統“一把手”例會,督促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持續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推動各級“關鍵少數”嚴于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
一場場、一樁樁、一件件監督任務,考量的是政治定力,檢驗的是政治擔當,展現的是南川區紀委監委最鮮明的政治底色。(下轉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標本兼治
治理腐敗效能持續增強
反腐敗絕對不能回頭、不能松懈、不能慈悲,必須永遠吹沖鋒號。
一年來,我區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堅決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持續鞏固。堅持以辦案帶全局,強力推進案件查辦,全區處置問題線索、立案留置、處分、移送檢察機關人數同比分別增長100%、17.6%、325%,均為監察體制改革以來歷年最高。辦理的案件獲評全市審查調查“十佳精品案件”。實行問題線索處置“月調度、季通報”制度,“亮燈”督辦問題線索74件次、審查調查案件32件次,不斷提高問題線索處置質效。
“不敢腐”的震懾效應持續彰顯。健全常態化整治行業性、系統性、地域性腐敗問題機制,堅持嚴查嚴辦、深挖徹查,集中力量查處一批典型案件。突出整治國企、工程建設、招標投標等領域腐敗問題,在全區形成強烈震懾。
“不能腐”的制度籠子愈緊愈牢。完善紀檢監察建議提出、督辦、反饋和回訪監督機制,制發紀檢監察建議、工作提醒函19份,督促案發單位排查廉政風險點、修訂完善制度機制、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等,推動查辦案件與強化教育、完善制度、促進治理有效貫通、效能疊加。
“不想腐”的思想教育入腦入心。協助區委召開黨紀學習教育警示教育會,深刻剖析5個領域20起典型案例,編印案件警示錄,制作2部專題警示片,編播“紀法小課”微視頻6期。以區內查處的違紀違法案件為反面教材,組織案發單位旁聽庭審7場次、565人次,督促全區各級各部門開展“以案四說”警示教育350場次,教育黨員干部2.5萬余人。依托“一園一廊一館一基地”廉潔文化教育平臺,組織320余家單位、1.6萬余名黨員干部現場“沉浸式”參觀學習,不斷筑牢黨員干部思想防線。
糾樹并重
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堤壩不斷加固
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是長期有效的鐵規矩、硬杠杠。一年來,區紀委監委以永遠在路上的堅定執著,馳而不息糾“四風”、樹新風,黨風政風持續向好向上、新風正氣不斷充盈。
嚴肅整治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堅持“由風查腐”“由腐糾風”,深化運用“常態督+專項查”糾治工作機制,制定違規公款吃喝、違規收送禮品禮金等6類重點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綜合運用節前聯動督查、節后大數據篩查等方式,深入開展監督檢查,查處問題32件35人。加強對公務用車加油卡使用等作風問題分析預警,制發《問題交辦單》3份,篩查問題線索2件,給予黨紀處分2人。
深入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格落實為基層減負要求,專題部署“遇事就躲、有利就爭、扛事就軟”黨員干部專項整治,聚焦不干事的庸官、會來事的“巧”官、不成事的懶官,打出糾治重拳,從嚴整治“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假作為”問題,查處問題38件44人。強化典型問題通報曝光,公開通報“四風”問題典型案例15起,持續釋放全面從嚴、一嚴到底的強烈信號,推動全區廣大黨員干部愿擔當、敢擔當、善擔當蔚然成風。
監督保障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出臺紀檢監察機關監督保障營商環境優化的7項具體舉措,深化開展“清風助企”走訪活動,嚴肅查處損害營商環境問題27件28人,通報曝光損害營商環境典型案例8起,推動解決涉企問題。迭代升級“最難辦事科室群眾評”“最差行政效能鄉鎮(街道)大家評”“逆向雙評”機制,倒逼政府職能部門作風轉變。
值得一提的是,“逆向雙評”機制獲評全國市縣法治建設典型案例、首屆重慶市“改革創新獎”、重慶市基層改革典型案例,相關經驗信息被中央紀委內網“黨風廉政創新成果展示平臺”欄目采用,改革創新做法被《中國紀檢監察報》、新華社內參等平臺刊載。
執紀為民
民生福祉持續改善
嚴肅查處“校園餐”問題,督導相關單位制定完善膳食經費管理等 制度,推動學生由“吃得飽”向“吃得好”轉變。
嚴肅查處農村“三資”問題15件28人,追繳資金33.22萬元,推動區農業農村委制定《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實施細則(試行)》。
協調解決石溪鎮石莊村人畜飲水難問題,幫助1萬余名群眾喝上自來水、放心水。
推動辦理居民安置點產權證3100余戶,圓了百姓“安居夢”。
啟動整治殯葬領域腐敗亂象專項行動,著力把群眾“身后事”辦實辦好。
……
一年來,區紀委監委堅持靶向施治強化惠民有感。扎實開展“4+1+3”專項整治,抓好15件具體民生實事,建立實事賬、制度賬、數據賬“三類臺賬”,實施“清單制+責任制+辦結制”管理,深入自查整改問題281個,制定整改措施499條,推動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126件,完善規章制度73個。
同時堅持開門搞整治,區紀委監委班子成員每月“蹲點”接訪,在全區244個行政村(社區)設置“廉情驛站”,張貼“碼上監督”二維碼,將“逆向雙評”機制與集中整治深度融合,整治過程邀請群眾參與,整治結果接受群眾監督。開展問題線索大起底、大排查,建立群腐問題線索“1+X”臺賬,動態更新、定期調度,開展群腐案件質量評查29件次,確保案件辦理質效。
集中整治以來,全區處置“群腐”問題線索240件,3名干部投案自首或主動向組織說明問題。
震懾常在
巡察利劍更顯鋒芒
巡視巡察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性制度安排。一年來,全區巡察機構堅持政治定位,推動巡察向深拓展、向專發力、向下延伸,不斷增強巡察的震懾力、穿透力、推動力。
完成區委第五輪、第六輪巡察,發現并反饋區管黨組織問題354個、村(社區)問題364個,移交問題線索35件,立案28件30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18人。對區發展改革委、區經濟信息委等8家單位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巡察,發現營商環境方面存在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55個,移交問題線索16件。啟動殯葬領域專項巡察,著力查處殯葬領域損害群眾利益行為。
強化巡察問題整改。十五屆區委第一至四輪巡察整改措施完成率達98.32%。完善《南川區巡察工作手冊》,不斷強化“室組地”“室組巡”等聯合監督方式,制定《南川區巡察反饋問題整改日常監督情況評價表》,細化33項評價指標,開展巡察整改專項監督8批次,提出整改意見200余條,發出《整改通知書》3份。
清廉建設
深入探索南川實踐
2024年,我區制定《南川區推進清廉建設實施方案》,迭代升級5個單元建設實施方案,通過現場調研、開展廉政風險防控等方式,把推進清廉建設嵌入工作全過程。
全力培育示范標桿。精心篩選110個案例納入區級培育庫,強化監督指導,著力把“底色”清、“特色”亮、“成色”足的典型案例選出來、培育好。截至目前,累計向市級各分專班推薦最佳案例、優秀實踐案例48個。成功獲評清廉政法、醫院、村居、文化等8個單元市級最佳案例4個、優秀實踐案例12個。
聚力營造濃厚氛圍。強化最佳案例和優秀實踐案例的示范引領作用發揮,進一步完善“清廉+宣傳”“清廉+文藝”“清廉+教育”“清廉+家風”的共建共享載體矩陣,建好管好用好“一園一廊一館一基地”廉潔文化教育平臺,全面提升清廉文化的感召力、影響力和滲透力。
風正勁,帆高懸,奮楫正當時。2025年,區紀委監委將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堅決推動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推動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持續修復凈化政治生態,縱深推進正風肅紀反腐,持續推進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南川提供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