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兩萬畝人工林成長
發布時間:2025-01-06 09:09:47 來源:
新聞摘要:

  

  □ 侯紹堂

  山王坪是金佛山的一支余脈,是鑲嵌在渝南黔北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行車在崇山峻嶺中,站在盤山公路“觀景臺”上瞭望遠觀近景,與以往不同的是,狹窄的院壩路、趕場大路、機耕道被寬闊平直的油化路取代。一條條公路恰似瓜藤把集鎮與各個村莊、居民房舍連為一體,“山路十八彎”的蹤影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充滿現代氣息的美麗鄉村,旖旎的山鄉風光。

  進入山王坪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浩瀚林海。落葉林與常綠闊葉林、灌木林與喬木林相互點綴,橫行縱列、亭亭玉立,筆直挺拔的人工天然林渾然一體,無邊無際的參天大樹形成一道彩色屏障。

  從天空中無人機上拍攝到的山王坪人工林,色彩斑斕,堪稱大自然的經典,一年四季向人們展示著它的無限美景。

  真是天上地下美不勝收。

  可誰能想到,如今頭頂著喀斯特國家生態公園、“森林氧吧”“負氧離子發生器”等多項桂冠的山王坪,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還是一片荒山野嶺。

  我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起與山王坪有了不解之緣,那里還是國營農場時因叔叔在那里當醫生,我就去玩過但沒盡興。

  直到1979年,當時的魚泉鄉黨委、政府動員機關干部、社員群眾、學校師生、企事業單位職工、各村社村民,以分片劃地塊到造林的方式,自帶伙食盤餐到山王坪義務植樹。我當時也以“半勞力”身份隨同大人一起參加了山王坪植樹造林。

  記得當年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跋涉,終于來到山王坪。

  初春二月的山王坪似乎仍然沉睡在冬天之中,并以荒漠浩瀚的“大草原”展現在人們面前。

  狂風吹勁草,一陣陣狂風刮過,無邊無際的草原上飛起陣陣塵土,飛沙走石夾雜著樹葉不停翻滾,被吹向遠方。

  那天,山王坪植樹造林工區主任石主任一聲令下,大家扛著工具、樹苗開始緊張的挖土、植苗、培土、澆灌作業。

  我到植樹小組負責人那兒領取了樹苗,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很快完成了10余棵柳杉樹的種植,做完這一切,我特意記住了周邊的環境特征,并在樹上打上記號。

  石主任五十歲上下年紀,中等個頭,國字臉,十分健談,講起山王坪來眉飛色舞,頭頭是道。他一路巡查到我們植樹的工位,一邊指導植樹一邊說起山王坪的傳說故事。

  他繪聲繪色講道:傳說太平天國石達開兵敗大渡河,自刎者非石達開本人而是其替身。為避免被抓,石達開經過反復考察調研,神不知鬼不覺潛行到山王坪,屯兵于此。太平軍據此險要,招兵買馬,日夜操練,與民休養生息,伺機恢復反清大業。為掩人耳目,還特意把“三王坪”稱為“山王坪”,以混淆視聽,避免官府清剿。

  為了證明太平軍曾經屯兵山王坪這一故事,石主任又繼續講述道:我們植樹的地方就是當年太平軍的“點將臺”“太平山石刻”舊址,這些都是太平軍駐足山王坪的活見證。還有“鐵廠坪”“油榨房”是太平軍煉鐵和榨油的地方,還有數不勝數的神話傳說……

  聽了石主任的講述,我十分羨慕他口若懸河的演講口才,同時我對這些民間傳說故事的真實性產生了疑惑,我反問道:石主任,您說的這些故事,怎么在歷史書上從來沒記載呢,老師也沒有講過?

  石主任面帶微笑侃侃而談:就算這個故事不一定真實,但這個民間故事說明這里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要不石達開能選中這里屯兵?我們正好可以在這里植樹造林嗎?我在這里轉悠了大半輩子,才等來政府大規模植樹造林的機會,我是義無反顧在這里奮斗下去了。但是把山王坪變成森林,還得靠你們年輕人呢!

  聽了石主任這番話,我心里不禁一震,這是一個多么純樸而厚重的囑托啊,我發誓今后一定要回到山王坪植樹造林,共同打造美麗山王坪。

  同時,我在心里暗暗記住了我所栽植的樹苗就在“太平山石刻”“點將臺”附近。

  1980年代初,幾乎每年我都會參加植樹造林。其間,我到山王坪幾乎都是固定程式:先種樹,再看自己以往種植的樹苗長勢,最后到石主任那里轉悠聊天。

  每當看到自己種植的這些樹一年比一年長大長高,森林面積不斷拓展,山王坪的大小山頭由光禿禿變為綠油油時,我總是激情澎湃欣喜不已。

  時間到了1998年,我已經招工到南川縣城工作。南川縣城的夏天酷熱難耐,我和家人約同事到山王坪避暑,心想順便看看我前些年栽種的那幾棵小樹長勢怎樣?

  來到“太平山石刻”和“點將臺”后,我心急火燎地去尋找那幾棵樹。可我尋找了半天也不能確定究竟哪幾棵樹是我栽種的,因為每一棵樹都變成碗口粗且筆直的大樹。

  在如此浩瀚的人工林里去辨認自己栽植的那幾株樹簡直如同大海撈針,甚至“太平山石刻”“點將臺”那些富有詩意的小地名都早已被人工林吞噬,蹤跡全無,找到它們真是談何容易。

  在隨后的歲月里,或一兩年或三五年,或春秋或冬夏我總要到山王坪踏青、避暑、觀花、賞雪,每次都沒有忘記尋找自己種下的那幾棵樹,然而每次都沒有找到它們。

  我也沒有忘記石主任的言傳身教,站在第一次植樹的地方,總是身不由己想起石主任。正是因為有石主任這樣的人的無私奉獻,鑄就了2萬畝人工林。這放在當時算不了什么,但時隔幾十年后人工林所產生的生態、社會、經濟多種效益,哪里是用數字算得出來的啊!

  2萬畝人工林的最大功績是與500畝生態石林相互映襯,構成天然盆景。

  山王坪屬于典型的切割高原型中山臺地喀斯特地貌,地形切割強烈,使得這里布滿天然溶洞、石林、石芽、溶洞、落水洞、峽谷、干溝等奇峰異石,千年神龜、鱷魚嘴、情侶峰、海豹、飛來峰、葫蘆門等栩栩如生,天然趣成,搭配在奇峰怪石之間,層次分明,絢麗多姿。

  珍貴林木和奇花異草,構成一幅天然盆景和生態氧吧。石林內主要野生植物有紅玉蘭、金邊桫欏等國家一、二級保護的珍貴稀有植物10余種,繁多的珍稀名貴植物,難得一見的植物石林與各種形態各異、造型奇特的各種樹木、藤蔓叢生,平坦開闊的草坪,使得山王坪被評為中國首批喀斯特國家生態公園。

  如今,我區對山王坪的開發建設力度逐年加大,把山王坪生態優勢變成發展勝勢正一步步變為現實。

  山王坪的山會更綠、水會更清、景色會越來越美,大地也將會披上美麗清新的盛裝。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