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磨礪聞茶香
發布時間:2025-01-06 09:09:23 來源:
新聞摘要:

  

  □ 陳放平

  作為一名茶業“新兵”,近段時間,我一直沉浸在學茶的快樂之中。

  去年,我有幸和南川多家茶企負責人一起參加由重慶市農業農村委主辦,西南大學、騰訊承辦的“耕耘者振興計劃”2024年新型農業(茶葉)經營主體專題培訓班。當我和重慶各個區縣茶企負責人齊聚一堂時,一種神圣之感油然而生——我也是重慶茶葉的耕耘者之一了!

  五天學習之旅,既有理論學習,又有實地考察,還有交流互動,特別是當我以新型茶葉經營主體負責人的學員身份,第一次當面聆聽西南大學的專家授課時,我倍加珍惜,收獲良多,猶如在知識和經驗的茶山上求索。學茶葉種植,讀懂了土地與生命的密碼;學茶葉加工,找到了每一片葉子芬芳的開關;學企業經營,領略了如棋局般市場博弈的法寶;尤其是學鄉村振興新案例,讓我打開了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思路……

  其實對我來說,學習具體的業務知識只是我的目的之一,關鍵還是希望能夠“走出去”拓展視野和思維,思考如何推動所在企業盡快殺出重圍,駛上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幾天時間,我結識了很多優秀的同學,有各區縣農業部門的干部,有茶葉企業負責人,有茶文化傳播者等,正如各種各樣的茶葉一樣,他們各有專長,都是行業中的佼佼者。尤其令我感受最深的有兩個方面。

  一是我們南川的學員,坐到一起就談到一個話題,南川茶葉歷史沉淀深厚、產品品質更是過硬,大家應該抱團發展,共同推動南川茶葉走得更遠,占領更大的市場份額。在上臺分享等環節,我們都隆重推介了“金佛玉翠”和“南川大樹茶”,我認為這是作為一名茶人的責任和義務。

  二是培訓班將全體學員分為10個小組,我們第9組的學員特別團結和默契,將小組取名為“煮九論茶集團”,大家推舉我為小組長,在整個學習和互動環節非常積極主動,讓我真正感覺到我們回到了學生時代。學無止境,這不就是我們茶業人潛心“問茶”的體現嗎?

  在結業分組路演匯報學習成果的前晚上,“煮九論茶集團”的每一位成員沒有敷衍應付,都想別出心裁,最后定下集體朗誦原創詩歌,由我連夜創作《重慶茶葉之歌》,將小組成員所在企業和區縣茶葉品牌巧妙融入其中,完成了一首向重慶茶葉人致敬的作品。

  結業那天,當我們集體朗誦完畢時,現場掌聲不斷,評委老師對我們的匯報形式、內容等給予了全方面的肯定,“煮九論茶集團”榮獲小組第一名,讓我們感到非常振奮。最后我還被評為“優秀學員”,收獲了個人榮譽。

  光學不練假把式。一天,我和古道茶業的“掌門人”夏游郵說,能否哪天帶我去體驗一把手工制茶。夏總欣然同意,我趁熱打鐵,不如就當周吧。

  霜降那天,我們起個大早,先到河圖鎮瑞凱茶園采茶。南川茶葉宣傳大使梁飛忙著操弄無人機,以“天空視角”將秋日的茶山變成航拍影像。那天云霧繚繞,俯瞰群山,簡直仙境一般……

  然后驅車到冷水關鎮古道茶業制茶車間,制茶師傅羅元兵已經等候多時。梁飛全程記錄了我們的學茶之旅,并精心制作成視頻,在視頻的解說文案中,我這樣記錄了那天的制茶體驗:

  “……在滾燙的鐵鍋之中,殺青、揉捻,一雙巧手動作嫻熟,茶葉跳起生命之舞,滋滋作響,氤氳茶香。我們圍在炒鍋前,邊看邊學,躍躍欲試。在羅師傅的指導下,每人開始炒制一鍋茶,用雙手觸摸火候,感悟匠心。鍋燙,茶燙,心更燙,盡管萬事開頭難,但我們心懷虔誠之心,專注鐵鍋試到底,探尋如何用傳統的技藝,讓一片葉子變成香茗。”

  羅師傅毫無保留地為我們輪流講解技法,幫助炒制。他說,希望你們都學會做茶、愛上做茶,共同把南川茶葉做得更好。經歷滾燙炒制和匠法洗禮,一片片葉子脫胎換骨,一鍋鍋干茶出鍋,進入烘干環節,即將大功告成。

  茶無凋敝日,秋葉能生春。兩個小時后,一鍋鍋各具特點的習作出爐,接受羅師傅點評。茶無好壞,技無盡頭,自己用心做的茶,每一顆都格外的香。

  茶承古韻,心向未來。南川茶香,香飄世界。

  切身體驗學茶、制茶,方知茶葉的學問大。梅花香自苦寒來,歷經磨礪聞茶香,與其說我們在一直追求茶葉的香醇味道,不如說我們是在一直學習茶葉精神。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