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鴿
俗話說:“有豬過年,不用愁錢”。在老一輩人眼里,豬是福氣、喜氣的象征。
以往,養豬是農民們主要的經濟來源。一般農戶家里至少都會喂養兩頭豬,出欄后,一頭賣到集市貼補家用,另一頭用來自家食用。
在農村,宰一頭豬可是件極其隆重的事情。一般冬至前后,氣溫陡然下降,農戶們就準備宰年豬了。
主人跟殺豬匠約定時間,將喜慶的日子定下來。那天,左鄰右舍都會來幫忙。拉豬時,鄰居們核對一下眼神,揪耳的揪耳、攥腿的攥腿、揪尾的揪尾,默契十足,豬就這樣被動地來到了案板上。緊接著,接豬血、去豬毛、分豬肉,拆腸油、翻腸子,大家伙忙前忙后,好不熱鬧。女主人手腳利索,和大娘們將現宰的豬肉加工成各種葷菜,以此來感謝鄰居們的付出,久而久之,這頓飯被稱為“刨豬湯”。
提到吃刨豬湯,就想到了我外婆。外婆年輕的時候,在村里出了名的能干,不僅會種地,還要養幾頭豬。
“外孫女,今天外婆家宰年豬,趕緊回來吃刨豬湯?!痹啄曦i的時候,外婆家會支幾口鐵鍋,一口鍋燉湯、一口鍋油炸、一口鍋煎菜,看著湯汁沸騰、油鍋翻滾,鍋里面的肉香撲鼻而來,口水不自覺地就流出來了。
印象中,刨豬湯最好吃的幾樣菜要屬渣海椒回鍋肉、白菜豬血湯、菠菜炒豬肝、蘿卜燉大骨?;劐伻?,挑的是三線肉保肋,不肥不瘦,吃起來糯嘰嘰的,相當巴適;豬血湯也是現接的豬血,喝一碗下肚暖暖的;菠菜炒豬肝中的豬肝滑嫩可口;蘿卜燉排骨湯更是湯鮮味美。刨豬湯中簡簡單單的幾個菜,土灶土鍋做出來特別好吃,簡直是舌尖上的享受。吃飽喝足后,臨走時外婆還會跟她的幾個寶貝女兒一人準備一刀豬肉帶回家慢慢吃。
現在,外婆年紀大了,家里不養豬了,外婆家的刨豬湯留在了小輩們的記憶里。
不過要吃刨豬湯,也不算什么難事。年末歲尾的時候,川渝各地都會舉辦年豬文化節,節日中可以吃原汁原味的刨豬湯,購買當地正宗的土貨。當下,刨豬湯已成為喜慶豐收、農家體驗、鄉村旅游的載體,不僅讓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還為游客呈現了一道豐盛的“民俗大餐”。
母親說:“聽聞水江鎮樂村要舉辦刨豬文化節,走,帶你外婆去吃刨豬湯?!眮淼浆F場,真的熱鬧非凡!鄉村村晚奏響了吃刨豬湯的前奏。這里,除了能品嘗刨豬湯,還有琳瑯滿目的臘肉、臘排骨、蜂蜜、干筍讓人眼花繚亂,如此場景,誰不想帶一刀肉和一點特產回家呢。年邁的外婆感嘆:“現在的日子越來越好了,‘刨豬湯’也成潮流了?!?/p>
無論光陰怎樣流轉,兒時品嘗刨豬湯的記憶,如同一粒種子,總在歲月里生根發芽,長成了心中濃郁的鄉愁與情懷。如今,刨豬湯這一傳統文化習俗,不僅是味蕾上的享受,還是民俗文化的生動傳承,讓鄉情在未來的日子里,依舊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