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直播帶貨 古花特產“云”出渝
發布時間:2024-12-10 08:50:02 來源:
新聞摘要:

  

  南川融媒訊(見習記者 盧婭玲)“歡迎大家來到我的直播間,這里是古花鎮村干部助農直播間,我們這里有熏臘肉、茶葉、黃豆等多種特色農產品,歡迎大家選購下單。”12月4日上午9點,在古花鎮太平村黨群服務中心大樓前,一場別開生面的“線上趕集”活動通過抖音直播平臺上演,不僅讓村民栽種和制作的茶葉、干豇豆、黃豆等特色農產品走出大山,更為村民們開辟了一條增收的新路徑。

  古花鎮村干部助農直播間行動從今年6月1日開始至今已經有6個月了,直播團隊則是由古花鎮太平村、石家村、萬家村及大坡村的4名書記助理組成。擔當“主播”一職的鄧華書今年38歲,是太平村的書記助理,他告訴記者:“我們古花鎮的趕集日是每月的1、4、7日,所以我們也是趁著趕集日農戶較多的時候開播,這樣能幫助更多農戶銷售農產品。”

  當天上午雖然下著淅瀝瀝的小雨,但仍有不少村民背著背簍提著自己家的農產品找到鄧華書,希望通過村干部助農直播間能幫他們銷售農產品。

  71歲的韋元鄉是土生土長的太平村人,她今天背了一背簍黃豆和鹽菜來到直播間。韋元鄉笑著說:“在直播間來賣,黃豆一斤要多5角,比市場上賣價高點,我利潤就多點。”在把農產品賣出后,她主動向記者表示:“我孫女孫子一個在重慶,一個在廣州,他們刷抖音把我看到了,也在搶農產品,還說難搶得很。”她告訴記者,她是這兩個月才把農產品拿到直播間來賣,已經賺了快2000元。

  現場還有鄰近鄉鎮的村民。騎著摩托車前來的馮如會夫婦住在慶元鎮飛龍村,今天他們帶著一大袋南瓜籽和一小把干豇豆來到古花鎮。馮如會說:“我也是抖音刷到古花在搞直播帶貨,所以今天就來嘗試下,我帶來的兩樣東西不到10分鐘就賣完了,而且當場就給我結錢,平時這些南瓜籽、干豇豆吃不完要不就是送人,要不就是等到浪費,現在有了這個渠道,真的很方便,我回家還要把其它農產品都拿來賣。”賣完東西后,馮如會夫婦拿著剛到手的105元滿意極了。

  據介紹,這樣一場直播一般持續時間約2小時,中控韋毫表示:“這也是根據我們目前的體量決定的,因為我們賣的東西打包以后,下午就要拉去南川城里發快遞,時間很緊張。”四個人的團隊,每個人職責分明,主播、助播、中控、打包,井然有序。韋毫說:“一開始我跟鄧華書連在網上買東西都不會,更別提搞直播賣東西了,但是為了做好助農工作,我們四個專門去電商公司學習技術,一步一步慢慢來的。”在問及最初的情況時,鄧華書也感慨道:“前面三個月,我們直播間只有一兩個人,有時候就是我們四個人的號在里面,那種感覺就像對著一道白墻在自言自語,真的很煎熬,但是每幫老百姓賣出一單,看到老百姓拿到錢后笑容滿面的樣子,我就覺得堅持下去是很有意義的。”說起這些經歷,四個人都不約而同激動起來。“老百姓也很理解我們,有些村民心疼我們站起一直說不歇氣,在我把錢轉給他們時,他們還主動說少收點,希望我們也賺點利潤。錢我們不可能收,但是這片心意,真的讓我們很感動。”說到此處,四個人笑了起來。

  在當天兩個小時的直播時間里,共成交了136件農產品,成交金額5295元。鄧華書下播后,激動地對記者說:“今天主要是下雨,農戶來得少,我們庫存貨物就少,平時都賣八九千,有時候賣得好,能賣一萬多元。”截至目前,古花鎮村干部助農直播間已經成交農產品4000余件,成交金額達16萬元。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