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隆鎮洪湖村,有這樣一個家庭:當女兒王顯英重病去世后,深受打擊的任發俊和老伴在感到絕望時,與他們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女婿韋支勤留了下來,繼續替已故妻子盡孝照顧他們。此后,韋支勤獨自挑起家庭重擔,白天干裝修,晚上蹬人力三輪車,歷經7年艱辛,終于還清為妻子治病欠下的所有債務;遠在上海務工時,為了照顧患病岳父,他多次往返奔波照料;為了讓岳母安享晚年,他在老家建起新房;岳母生病,他二話不說拿出6萬多元為岳母做手術……22載風雨兼程,韋支勤用愛與堅持譜寫責任擔當之歌,其孝老愛親之舉成為鄰里間傳頌的佳話。
風雨同舟,守護患病妻子
1994年,韋支勤和王顯英結婚了,隔年兒子韋歡出生。作為上門女婿,韋支勤一家三口與岳父岳母,以及失去雙親的6歲侄女生活在一起。那時家里條件不好,6口人擠在兩間低矮的石頭房子里,生活雖苦,但韋支勤心里卻覺得幸福。他說:“我有裝修手藝,只要肯干不怕找不到錢?!表f支勤帶著妻子在城里租了一個店面,他做裝修,妻子做縫紉,幾年下來,也有了一些積蓄。2001年,他們在城里買了房,在老家安了電話,日子越過越好。
但天有不測風云。2001年,妻子王顯英總覺身體不適,夫妻倆輾轉多家醫院看病,卻始終不見好。2002年妻子病情加重,兩人在前往西南醫院檢查后得知,王顯英得了肺癌,已經是晚期。
確診結果對于兩人來說猶如晴天霹靂,韋支勤手足無措地哭著求醫生想辦法,為此他還毫不猶豫賣掉了剛買不久的房子為妻子治病??慑X依舊不夠,他便四處借錢?!皼]多少日子了,不要再花冤枉錢。”面對主治醫生和周圍人的勸說,韋支勤始終不肯放棄。可在2002年9月,王顯英還是帶著對丈夫、孩子和父母的不舍閉上了雙眼。
不離不棄,挑起家庭重擔
料理完妻子的后事,韋支勤憔悴不堪,可他卻沒有多少時間悲傷??粗舆B失去兩個女兒悲痛欲絕的岳父岳母、年幼的兒子和侄女,以及5萬多元的外債,韋支勤告訴自己不能倒下,這個家要靠他來撐。
無奈之下,韋支勤將原本在城里上學的兒子送回老家讀書,“爸爸得去掙錢,沒辦法帶著你,你在家要聽話?!薄鞍职?,我聽話!”兒子的懂事,讓韋支勤無比愧疚。為了多掙點錢,韋支勤拼命找活干,白天他在工地搞裝修,晚上就去蹬人力三輪車,跑一趟掙一塊錢,每天不跑到凌晨他絕不收車。寒冬的夜晚,風像刀子一般刮在臉上,他的雙手凍得通紅,全是裂口。但只要想到多跑一單,老人娃兒就多一塊錢用,他就舍不得停下來。
2007年,經朋友介紹,韋支勤去了上海做焊工。臨出發前,他特意去鎮上辦了新的銀行卡和存折,這樣他在外地往卡里存錢,家中岳母就可以拿存折取錢。到了工地,不懂焊接技術的韋支勤拜師現學。焊工工作強度極大,每天至少要工作13個小時,在長時間強光與煙塵的雙重刺激下,他的眼睛澀痛難忍,不停地流淚,好幾天都恢復不了。韋支勤硬生生地堅持了一個月,終于將眼睛“練老”,工作越來越熟練。
在上海打工期間,韋支勤最想又最怕接到家里的電話,想孩子,又怕聽到家里老人生病的消息。有天他剛下班,岳母的電話就打了過來:“你爸爸病得厲害。”電話那頭,岳母急得直哭。第二天一大早,韋支勤坐上最早回重慶的火車,在路上顛簸了兩天多時間,一到家就將岳父送去了醫院。原來,由于岳父基礎疾病多,肝硬化加上疝氣,要做手術。此后的半個多月,韋支勤獨自在醫院悉心照料。由于岳父病情反復,那幾年他頻繁奔波于上海與南川兩地,有時一年要往返3次,直至2009年岳父離世。也是在那年年底,韋支勤靠努力還清了所有債務。
“那幾年實在太苦了,每天一睜眼滿腦子都是錢,兩個孩子要讀書,老人又生病,還有一身的債,可我當時真的是拿不出錢來啊……”即便已經過去了15年,每當韋支勤回想起妻子生病到還清債務那長達7年的艱難時光,依舊忍不住流淚。
再遇幸福,堅守愛與責任
“能不能接受我的老人和孩子?”每當有人給韋支勤介紹對象,他總是先這樣問。韋支勤的孝順和堅強深深打動了現任妻子楊學友,兩人攜手組建起了新家庭。
婚后,韋支勤對岳母的關心照料有增無減。老家的石頭房子破爛不堪,幾乎無法住人,韋支勤就拆了老房子,建起一樓一底的磚瓦房,讓岳母能安享晚年……在韋支勤的言傳身教下,兩個孩子也極為孝順,遠嫁湖北的侄女每年都回來看望外婆,現任妻子更是將老人當作自己的媽媽對待,經?;乩霞铱赐先?,幫忙種菜、整理……
“韋支勤就是我今生的一個兒!”這是82歲的岳母任發俊老人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在老人心里,這個女婿就跟親兒子一樣好。2022年,任發俊持續一年出現腹瀉癥狀,實在撐不住的老人喊來韋支勤交代后事。韋支勤二話不說把老人送進醫院,經診斷為直腸癌,需要進行手術。老人心疼錢極力反對手術,韋支勤在醫院第一次沖老人發了火。這場病前后花費6萬多元,但最終任發俊順利出院。
“從我踏入這個家門起,照顧他們就是我的責任。”出于愛,盡一生之責。22年,韋支勤對這個飽經苦難的家庭不離不棄、盡忠盡孝,他用行動詮釋了什么是愛、什么是責任,深刻詮釋了愛老愛親的傳統美德。(區創文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