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 昕
山與山,夾岸相望,遙相呼應。
始發于柏枝山的藻渡河在山谷的巖石罅隙里汩汩流淌,河水一路跳躍,一路歡歌,流經德隆洪湖村時,突然變得節制而溫順起來。
千百年來,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擇水而居,繁衍生息。他們在河邊耕種,在河上捕魚,在岸邊搭屋安家,河水哺育著洪湖村岸邊的萬千生靈,演繹了多少精彩動人的美麗故事。
從胡家灣到洪湖新村,狹長蜿蜒的藻渡河上,有一個洪湖濱水露營集群。這里茂林修竹,炊煙裊裊,水質清澈,淺灘密布。德隆鎮政府積極引導,洪湖村村委積極響應,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和生態資源,像珍珠一樣串起5公里長的河灘,建起了胡家灣、溪畔、上河壩等12個標準化露營基地,這些基地交相輝映,聚合發展,吸引來自八方的游客。
在胡家灣露營基地,我遇到了40多歲模樣,面目和善,身體清瘦的當地人胡小才。簡單寒暄中得知,他就是胡家灣露營基地的業主。胡小才不善言談,我和他擺談很久,才弄清楚,高中一畢業他便去福建打工,因離家遠,家里七十多歲的父母和正在上學的孩子沒法照顧。兩年前,他聽父親在電話里講,炎熱的夏季,絡繹不絕的人在他家門前的河灘上搭帳篷避暑,于是,他便萌生了回鄉創業的念頭。
他拿出在外打拼掙的錢,率先在家門口建起露營基地,經過幾年的不斷投入,每個夏季可收入20多萬元。想到自己一年比一年鼓起的腰包,楊小才心中充滿了無盡的喜悅,仿佛看到了人生中幸福、快樂的另一番風景。
閑聊間隙,胡小才招呼正在忙前忙后的打工小伙,從小溪里抱了兩個還滴著晶瑩水珠的冰冷西瓜。胡小才指著房后那片西瓜地對我們說:“自家種的薄皮瓜,嘗一嘗,看看味道如何?”小伙子迫不及待地剖開一個,紅色的瓤,在酷熱的空氣中散出誘人的光澤,吃起來特別新鮮,吞進肚里感覺透心的涼爽。
花花綠綠一個緊挨一個的帳篷,幾乎把整個岸灘連成一片。他們都是相約來這里避暑的中心城區人,他們吆五喝六席地而坐,旁邊的燒烤架煙霧繚繞,一起聚餐的人,把酒聽歌,把短暫的生活過得簡單而又富有詩意。
淺灘中戲水的孩子,細浪濕津津地舔著他們光著的腳丫,大人撿起鵝卵石教孩子打水漂,伴隨石塊的跳動,水面頓時泛起一圈圈漣漪。在波光粼粼的溪水里,童真無邪的孩子們肆無忌憚地扎猛子、打水仗,水花濺起,落在孩子的臉上、身上,山風飄過,竹影婆娑,小溪里到處晃動著一張張愉快的笑臉。
一群鴨子在風的撫摸下也變得活躍起來,幾個歡愉蹦跳的孩子,將河岸邊的小石子扔向鴨群。頓時,小河里變得沸騰起來,鴨群嘎嘎地叫,撲啦用翅膀奮力地拍打著水面,濺起珍珠似的浪花。
小溪的水清澈透明,水底有一些鵝卵石,在陽光照耀下閃著亮晶晶的光芒。小魚兒在孩子的腳下穿來梭去,孩子們的打鬧,大人的歡笑一同被靜靜流淌的藻渡河愉快地帶向了遠方。
夕陽西下,余暉照在稠疊的云朵上,天邊紅彤彤一片。此時,連日的燥熱好像突然散入山林,微風陣陣,一片清涼。太陽下山了,月亮上來了,天幕一層層漸變為無垠的灰白,山嵐輕繞的大山被染上黛色,5公里的露營地岸邊高高低低的建筑次第被燈火點亮。曠野,青蛙“咕咕”地叫著,蟋蟀聲聲如潮水。白天貪玩的孩子似乎累了,鉆進帳篷不一會兒就進入了夢鄉,有人提著一瓶啤酒,靜靜地坐在河邊,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莫名的興奮。柔和的燈光打在他們的臉上、身上,泛著一種知足,快樂的神情。
夜色漸濃,熱鬧歸于平靜。但我一點倦意也沒有,此刻,星河燦爛,一顆顆明亮的星星似乎就掛在藻渡河兩岸高聳對峙的山脊上,讓人有種站在山頂伸手就摘到星星的感覺。
仰望星空,突然一顆流星劃過夜空,形單影只,緊接著,兩顆、三顆、四顆……越來越多,在夜空中下起了流星雨。時間雖然短暫,但那閃亮的一刻,是那樣地讓人震撼,我迫不及待地對著流星雨許下了心愿!
洪湖露營基地,留下了遠方的來客,山里原有的一切,都被時代賦予了新的意義。藻渡河隱匿于大山深處,曾世代沉寂的洪湖村,鄉村振興的山水人文圖畫景正在這里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