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豐鎮:茶旅融合謀發展 茶韻悠長沁人心
發布時間:2024-10-31 12:46:38 來源:
新聞摘要:

  

微信截圖_20241031124223

  乾豐鎮已經建成7000畝優質高山“云霧茶”基地。記者 陳姍 攝

  □ 記者 黎明

  眼下正是茶葉管護的好時節,走進乾豐鎮新華村,只見茶山連綿起伏,綠意蔥蘢,仿佛一片綠色的海洋。該村黨支部書記譚興良正帶領村民進行茶園冬管。

  譚興良介紹:“以前村里發展滯后,而別的村都有茶葉等產業支撐,發展得有聲有色。于是,我們決定通過集體發展茶葉來改變現狀?!?/p>

  從2017年開始,新華村邁出了發展茶產業的步伐。成立了福家榜茶葉專業合作社,發展茶葉300多畝。后來,又成立了白月新茶業有限公司,讓村子有了自己的造血功能。譚興良掰著手指算起了一筆賬:“今年春茶收入50余萬元,村民的務工費支出20萬元,土地流轉費支出10余萬元,肥料等農資支出10萬元,剩下的就是集體收入,大概有10萬元?!?/p>

  今年59歲的村民陳澤英常年在茶葉基地務工。她說,外出打工已經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且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人照顧。于是,她選擇在家門口的茶葉基地打工,采茶、管護等工作讓她一年有了1萬多元的收入,她家的2畝多地也流轉給了基地,也有一筆收入?!霸谶@里工作挺好的,既能照顧家里,又能有一份穩定的收入?!标悵捎M意地說。

  乾豐鎮九臺村芳云茶葉專業合作社的茶葉基地同樣是一片繁忙景象。村民們正在茶園里除草、施肥,進行冬季管護,期待著來年新綠滿茶園。

  茶園負責人陳芳介紹:“每天都有二十余人在這里進行施肥、除草等作業,確保茶葉有個好的品質。”

  這里是全國茶葉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基地,也是農業部茶葉標準園和全區優質茶葉科普示范基地。

  合作社借鑒股份合作制的經營管理機制,實行社員出資和股金相結合;按社員對社內資金的利用量分配和按股分紅相結合,采取統一種植品種、統一購入農資、統一銷售、統一技術培訓、統一品牌的茶葉種植管理模式,緊緊依托“乾豐”牌茶葉品牌效應,提高了銷售價格,保證社員穩定收入。

  目前,乾豐鎮已經建成7000畝優質高山“云霧茶”基地,是全區知名的綠茶之鄉。

  近年來,乾豐鎮立足“萬畝茶葉之鄉、生態康養小鎮”的功能定位,推動茶文旅融合發展。今年上半年,該鎮投入200萬元新建了一個茶葉加工廠,目前全鎮已有4個茶葉加工廠,一季度茶葉產值達到了7000萬元。

  乾豐鎮圍繞“一帶、雙區、三基地”的空間發展布局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打造一條全域茶旅文化風光帶,建設茶文旅融合發展文教研學體驗片區和特色現代農業發展片區,建設“十二里斷崖”滑翔傘戶外運動休閑基地、乾豐湖水庫濱水度假養生慢生活康養基地和以高山綠茶文化為主的人文體驗基地。

  此外,乾豐鎮結合本土地域茶韻特色,在德尚碑、謝家扁等茶葉示范基地打造了3個茶韻基地,在胡家榜、鄧崗嘴等人口集中院落打造了15個茶韻小院,在黨員示范戶等農戶集中點打造了28個茶韻小家。同時,推選出有威望的基地長、院長、家長,常態化帶動農戶開展“議茶旅發展、學采茶技術、談茶韻文化、唱茶鄉贊歌”等形式多樣的指導培訓幫扶活動。

  乾豐鎮還積極對外推廣茶鄉的“茶韻形象”,不斷提升乾豐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緊緊圍繞本土茶韻文化,打造以“茶”為主題的文旅融合特色項目——“游茶鄉”“品茶宴”“購茶貨”。游客可以在這里體驗茶文化,品嘗用茶葉制作而成的茶餐,購買用茶葉制作的特色產品。

  除了茶產業,乾豐鎮還大力發展富民產業。今年全年,該鎮完成了500畝林下中藥材基地建設,種植了辣椒400畝、豇豆500畝。去年,該鎮利用冬閑地發展青菜頭1000畝,帶動623戶勞動力就業,為群眾創收124萬余元。今冬,該鎮計劃發展青菜頭基地3000畝,預計產值1000萬元。

  如今的乾豐鎮,茶產業蓬勃發展,富民產業遍地開花,鄉村振興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