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圖鎮茶葉基地。河圖鎮供圖
□ 記者 劉曉娟
金秋時節的河圖鎮,山巒起伏,龍川江流水潺潺。放眼望去,田地阡陌縱橫,滿山的板栗樹碩果累累,山坡上的茶樹成壟成行……
近年來,河圖鎮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現代農業”增長極上定位發力,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產業,縱深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因村施策壯大集體經濟,持續推動農業產業多元化發展,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演繹出“產業興、百姓富”的美好詩篇。
“三個萬畝”夯實產業振興基礎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河圖鎮按照“一軸兩片三連線”思路布局,持續壯大“三個萬畝”基礎產業,將其作為實現鄉村產業振興,形成綠色安全、優質高效的鄉村產業體系的重要舉措。
該鎮建立了以騎坪村為核心的綠色食品板栗科技示范園300畝,更新良種板栗8000余畝,成功打造“圖個吉栗”板栗品牌,多種舉措讓河圖點“栗”成金。在穩定發展萬畝優質稻的基礎上,建成4000畝優質稻高產高效核心示范區,辟新路發展稻漁綜合種養,優質水稻種植面積穩定在1萬畝。依托產茶優勢,進一步延長茶產業鏈條,高標準建設5000畝茶葉產業核心基地,以“專業合作社+大戶”模式推廣種植茶葉3000畝,充分挖掘茶文化資源。
今年以來,河圖鎮鞏固提升水稻、板栗、茶葉“三個萬畝”基礎產業,大力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培育壯大特色產業規模,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筑牢農村經濟基礎、提升農民收入水平,一個個特色優勢產業蓬勃發展,不斷夯實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
融合發展串起鄉村亮麗“風景線”
走進騎坪村漫居·有點田民宿,藍天白云下,婆娑的樹影,瀲滟的水光,仿佛走進世外桃源。該民宿依托騎坪村板栗種植基地進行打造,為游客帶來農旅融合新體驗。上河村的玉帶悅意生態園是現代農業培訓中心、殘疾人培訓中心和河圖現代農業綜合園區的鄉村旅游接待中心,是集養生、休閑、娛樂于一體的多功能度假村。順春農旅園里,有獨立民宿、接待中心、水上樂園、大面坡農場及相應配套設施……如今,這些鄉村旅游新體驗,正引領該鎮鄉村旅游快速發展。
近年來,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帶動下,該鎮大力促進農文旅融合升級,精心改造后的鄉村人居環境整潔、舒適;打造了以漫居·有點田民宿為代表的慢生活農旅項目,以及玉帶悅意生態園、順春農旅園等民宿項目。一座座民宿在青山綠水間拔地而起,百姓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愿望不再是夢想。
同時,依托玉帶悅意生態園、漫居·有點田民宿、順春農旅園等旅游資源,全面構建“民宿+農事體驗”“民宿+研學”“民宿+康養”的產業體系,不斷在一三產業融合發展中穩就業、促增收。
除了民宿,河圖鎮還連續多年舉辦采摘板栗體驗賽、板栗豐收攝影賽、全區農民豐收節等文旅活動,不斷豐富鄉村旅游內容,讓游人見識河圖如畫般的景致。河圖正在繪就一幅農文旅融合的嶄新畫卷。
以“村強”帶“民富”唱響振興曲
走進河圖鎮中圖村的田間地頭,秋播的油菜茁壯生長,成片的青菜頭綠意盎然,第一撥豌豆尖已長出嫩芽,即將大量上市。68歲的村民陳本英和鄰居們一起在地里采摘。
“在這里上班,離屋頭近,這樣一來我們找點零用錢或是照顧家里都可以?!标惐居⒄f,她將家里土地多數流轉給了聯合社,自己在聯合社打工,土地流轉費加上務工費,每年能收入1.5萬元。
從2021年起,在政府的鼓勵支持下,中圖村成立了股份經濟聯合社,讓全村的3000多畝土地都實現了流轉,從山頂往下,因時因地發展,把原來的撂荒地全部利用起來,發展蔬菜、水稻、茶葉、藍莓等6個主要產業,提高土地利用率。
2023年,聯合社投資70多萬元,建起了糧食加工廠,購置了烘干機、精米加工機、包裝機等設施設備。同時購置了農用機械14臺套參與農業社會化服務,就2023年,股份經濟聯合社實現經營性收入122.8萬元,純收入37萬元。預計今年聯合社純收入可達48萬元。
近年來,河圖鎮因村施策壯大集體經濟。統籌“村強”帶“民富”,積極探索“支部+合作社+農戶”的鄉村振興新路徑,建立“土地入股+固定分紅”的發展新模式,整合各村優勢資源,探索推行全鎮股份經濟聯合社集團化發展。目前已發展茶葉2900畝,稻魚綜合種養400畝,辣椒500畝,高粱、大豆套種790畝,油菜500畝。引資85萬元,新建辣椒加工廠1座、凍庫1個,為集體經濟發展添磚加瓦。
河圖鎮鎮長王華娟介紹,下一步,該鎮將在“現代農業”增長極上定位發力,全力推進市級“強村富民”綜合改革試點,探索村聯合社“抱團”發展,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充分發揮業主、村聯合社帶動作用,積極培育新業態,補鏈、延鏈、完鏈,持續鞏固板栗、茶葉、稻漁及果蔬等特色優勢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