艷陽高照下的山水桃源
發(fā)布時間:2024-10-22 09:32:36 來源:
新聞摘要:

  

  □ 吳越

  啟程

  前往南川之前,我剛被外地的朋友狠狠揶揄了一番。

  他們說重慶“熱情”,大街上全是“熟人”;說重慶人松弛,高溫之下玩出了各種梗……說得言之鑿鑿,也不知道有幾分走心。我就權當好話收下了,畢竟站在光里的都是英雄。

  “噢,我剛準備出門避暑。”

  我也不是要當逃兵,我只是快忘記秋天該長什么樣了,重慶的秋天本來就短,再不體驗就該錯過了。況且,那天中心城區(qū)40°C,南川38°C,新疆火焰山33°C,我覺得我那點渺小的愿望并不過分。

  在得到“你管那叫避暑”的評價之后,我義無反顧上了車,兩個小時的車程把我們送到了目的地——“178”環(huán)線上的金山湖畔,金佛山的南坡。

  古人說“山南水北謂之陽”,可見南坡并不是一個能躲太陽的地方,我有些疑惑,這里真的是宣傳上消暑納涼的好地方嗎?眼見車外面的草地曬得如同燒麥一樣金黃,我已經(jīng)做好了燙到跳腳的準備。

  誰知在踏上這片土地的一瞬間,我的眼神就變得柔和起來:頭頂依然烈日當空,一股清涼的風卻撲面而來,原來只需要這么一點細節(jié),便能立刻從酷熱中抽離到高爽的秋日里。

  我滿懷感激地望向風來的方向,它貼著草尖,從金山湖上遠道而來,在我的腳下和心底泛起漣漪,再抬頭的時候,山也青了,水也綠了——原來重慶是重慶,南川是南川,而金山湖是金山湖,這是一個艷陽高照的山水桃源。

  溯河

  在營地簡單的休整之后,我們沿著金山湖駛入上游,越往山里,風越清涼,不是一句簡單的“海拔每上升兩百米氣溫下降一攝氏度”能概括的。

  往車窗外望,我能看到風一路跑來的痕跡:它從萬仞的山峰而來,有棱角分明的凌厲,繞過野花盛開的山坡裹上一層甘甜,又在山澗里沾了一絲清冽;遇見朝露落入土地,有泥土的清新;摩挲過竹林,于是帶著“方竹筍”的鮮脆……如此吹拂著臉龐,能感受到屬于大山的嫻靜,與空調(diào)得來的人工清涼截然不同。

  短短的10里車程又走出了兩個天地,可謂一日之內(nèi),一山之間,而氣候不齊。

  開始徒步的地方,已是金山湖的盡頭。成片成片的竹林站在山坡上,在山風里彎腰瞧著我們。

  這便是金佛山最負盛名的特產(chǎn)“方竹筍”產(chǎn)出的竹子,適逢9月,亦是竹筍出產(chǎn)的季節(jié),何其幸運。

  筍是川渝人的菌子,是安全美味的山珍。有當?shù)氐睦先藖韼ьI我們上山坡體驗采筍,竹筍握在手上,毛刺扎進手心,我才驚訝地發(fā)現(xiàn),“方竹筍”竟然是圓的。

  老人抬抬下巴,指著成竹:“你看,竹筍長大就方了。”我有些驚訝,人都是漸漸磨平棱角變得圓滑,“方竹筍”卻是從小時的圓潤,長成了頂天立地、棱角分明的模樣。

  它站在山林中,活成了世故的反面,莫名讓我有點慚愧。

  我們一路往山的深處走,老人叮囑我們:“里面就是別人的竹林了,就不能采筍了!”把我從剛剛的反思中拉了出來,所以做人還是活圓潤點好。

  沿著一條匯入金山湖的小溪繼續(xù)前進,看著鵝卵石在溪水底下橫陳,愈發(fā)感到清涼,只是風景變得有些千篇一律了。“往回走吧?”我們想著,看到腿腳利索的鄭老師正調(diào)頭回來,他朝我們點點頭:“前面是一樣的,沒意思!”手里卻分明攥著幾塊漂亮的小石頭。

  飛行

  在金山湖畔的群山之間不止能徒步,還能翱翔。

  活動組織方為我們提供了兩個在山里飛的項目:滑翔傘與飛拉達。多好的機會啊,如果蘇軾能來,世上應少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千古一嘆。

  飛拉達類似攀巖和長空棧道,從山崖上飛檐走壁而過,體驗做猿猴和大俠的感覺。

  可畢竟咱們這是南坡,山南水北謂之陽,我以為人會貼在崖壁上,曬著大太陽,這讓我想起了貼在灶壁上的燒餅,興嘆一番,終于放棄了。

  后來聽去了的隊友回來說,飛拉達的線路甚是巧妙,全程隱匿在峽谷之中,看得到燦爛陽光,曬不到火辣太陽,那時我再后悔已經(jīng)晚了。

  滑翔傘倒是想去,我們爬上山巒的最高處,一整個山谷盡收眼底,完整的金山湖是另一番樣貌,碧翠可愛地躺在山谷之中,像被群山捧在手心。

  山頂?shù)娘L尤其大,刮得扎緊的防風繩如琴弦一般緊繃,身上的衣服讓風灌滿,仿佛自己已經(jīng)變成一只風箏,馬上就要扶搖直上九萬里。

  正當我們躍躍欲試,教練卻說風太大飛不了,身后分明傳來幾聲“哦豁”。

  “風大也飛不了嗎?”我問。

  教練點點頭:“風大了連飛機都要延誤哩!安全第一!”他說得很在理。

  最后,飛行的項目我一個都沒去成,同蘇軾一樣,我也把千古的夢留在了群山里。

  漂流

  在我的理解里,漂流是個籠統(tǒng)的說法,那種用小舟在河流上打馬而過的活動,總要搭配點不一樣的元素。就像說請客吃飯,卻不能只請人吃米飯,酒菜才足見誠意。

  我去過的漂流也不算少,有的激烈好似急流勇進,有的漫漫如同鐵人三項,但還不夠,聽人說在黃河里是用羊皮筏子順江而下,在長白山上是在原始森林里游走……漂流這個項目,湊一桌有滋有味的滿漢全席鐵定沒問題。

  金山湖上的漂流,不一樣在于:它是在湖里。

  初見湖水平靜如許,登上船去,卻只給了船槳一支,正想著怎么劃才能保持方向,已經(jīng)到了第一個豁口,小船就這樣如同老太喝湯圓般卷入將近兩米的落差,我整個人跟著船騰空而起,直到幾秒之后,卷起的勁浪清涼地拍上全身,浪遏飛舟。

  沒想到!湖上的漂流也這么激烈嗎?可這會兒沒有思考的空閑,沖力推著小船在下游陡折的水道里一邊盤旋一邊碰壁,像極了小時候玩過的“碰碰車”。那時我才明白原來船槳不是用來劃的,是用來抵住崖壁好讓晃蕩的刺激來得小些。

  夠了夠了!當我這樣想時,小船就真的緩了下來,水道豁然開朗、寬闊平靜,長舒一口氣之后,兩岸的風景更好看了,群山、綠樹、小橋、渡口,有一種別樣的心動,就連游過的一群麻鴨也全都親切可愛。

  只是等氣喘勻了,突然又有點失落,不夠不夠,還想再來一次啊!

  這時湍急的水聲又在前面響起,金山湖預判了我的預判,激浪的聲音仿佛一聲壞笑,將小船卷入新的風口浪尖……如此周而復始有三四次,這場節(jié)奏十足、態(tài)度分明的快樂之旅才算終結。

  水牛

  回想兩天的旅程,金山湖又何嘗不是如此。

  她給我期待,又打破期待,給我更多驚喜,如同一個機靈狡黠的小姑娘,一次次攤開攥在手心的糖果。

  她的笑容自然甜美,不在流水線上。她自成一派,她是從容的、獨立的、古靈精怪的、別無二致的美好——

  我隨著小船躺在最后的靜水里,在等待著被工作人員拉上岸時出神地想到。

  等我渾身暢快地上岸,不經(jīng)意間與岸邊一頭壯碩的水牛相遇,它晃動著巨大的犄角,與我四目相對。

  動物的眼神讓人平靜和心動,仿佛里面也藏著秋天的湖水,它攪動著嘴里的草,我以為它會向我喃喃說點什么,沒想到它背過身去,慢悠悠地走了。

  它不必歡迎我再來,它知道我還會來。

  (作者系重慶市作協(xié)會員,“周莊杯”全國兒童文學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大賽獎、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得主。)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