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融媒訊(記者 夏語)近日,區科技局組織開展科技下鄉志愿服務活動,讓科學技術走進百姓家。
“黃連炕干的時候,要干燥至水分小于14%,才易于存儲保證藥效。”在中藥材規范化種植技術培訓會上,市藥研所研究員蒲盛才針對黃連種植基地的選址、黃連秧苗移栽、病蟲害防治、采收及產地初加工等問題進行技術指導,并為現場各鄉鎮村(社區)的中藥材種植戶答疑解惑。
水江鎮山水村村民彭光全和村里黃連種植戶一起早早來到現場,他說“今年黃連長勢不好,我們特地從水江過來就是要跟專家學習技術,和同行交流下經驗。”
面對著急“上火”的村民,蒲盛才耐心地跟大伙兒講解土壤環境、肥料選擇、空氣濕度對黃連生長的影響,并教授搭棚遮陰、病蟲害防治的技術要領和心得體會,為大家開了一副“降火”良藥。“我們作為專業科研院所,同時我又是山王坪鎮廟壩村集體經濟組的科技特派員,就是要及時為大家提供咨詢服務和技術支持,穩住大家伙兒的信心。”蒲盛才告訴記者,要提高種植戶的積極性、技術水平和種植收益,才能更好的帶動當地中藥材產業的發展。
活動還開展了中醫藥文化及科技安全知識集中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