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圓如初
發布時間:2024-09-19 09:56:23 來源:
新聞摘要:

  

  □ 止禾

  中秋是個美好的時節,糧倉被金黃的稻谷和飽滿的玉米填得滿實滿載。農人從日出到日落,從春季到秋天,在泥土里起早摸黑,費盡心力都要把糧倉裝滿,把希望變成現實,心里那才踏實。

  當夏季轉入秋季后的夜晚,秋蟲啾啾鳴叫,月亮在浩瀚的天空里漸漸變得越來越圓。我們一家人坐在院壩的長凳上納涼,父親仰面望著天上的月亮自言自語:“今晚月亮好圓!”

  “中秋了,月亮當然圓,還特別亮!”母親接了父親的話題說,“想你妹妹文英了吧?”

  父親吧嗒吧嗒抽著自己裹的長條旱煙不吭聲,少許,長嘆一聲,起身朝著牛圈的方向,給圈里的兩條老黃牛添加夜草去了。

  那晚的月亮特別皎潔,那晚的情景也印在了我的小腦袋里,那年我八歲,隱約懂得父親對他妹妹,也就是我姑姑的思念。

  月圓的時候,最容易惹人莫名生出些思緒來。

  姑姑嫁到了另一個鄉,每年農忙的時候,父親定會帶人步行兩小時去姑姑家幫忙,因為姑父遠在攀枝花鋼鐵廠工作,父親便總想著法為姑姑減輕一些負擔。當然,姑姑也偶爾帶一些稀罕物,如白糖、餅干之類的東西回來看我們。

  父親哀嘆的那個夜晚,姑姑已經帶著孩子隨姑父去四川攀枝花兩年了。

  姑姑一去,杳無音信。四十多年前的攀枝花,在我們所有人的心里,好遙遠啊!

  沒有姑姑的音訊,一頁信紙也沒有,父親有些生氣,他生氣的原因有兩點:一是惦記姑姑在異地他鄉到底過得好不好;二是姑姑走得再遠,也應該牽掛一下自己的父親啊。之后好久,我沒有聽到父親叨念姑姑一家。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也很少提及姑姑。

  父親年少時就患了哮喘病,身體一年不如一年。子女一個個長大,外出謀生,結婚生子,很多時候,只有父親和母親相守在家。

  我婚后第一年的中秋節回去看他倆,我陪著母親坐在院壩的長凳上閑聊,凳子還是我八歲時坐過的那條長凳,月亮也掛在當初的那個位置。父親躺在涼椅里,涼風吹來,他輕輕咳嗽了兩聲。我起身拿了一件單衣蓋在父親的身上說:“風有些涼,要不早點回房間睡覺休息?!备赣H沒有言語,月光灑落在山野,也跌落在我們的身上。

  對于父親,我從小到大與他的交流頗少,從小內心就懼怕父親幾分,因為他身材高大,生性威嚴,沒有多余的話語,但說出的話自帶幾分威力。

  我剛轉身準備坐到母親身邊去,父親突然開口悠悠地說:“文英還記得回家的路嗎?”他這一問,讓我心里頓了一下,我不知道他是在問我們,還是在問他自己。

  母親沒有說話,只是長長嘆了一口氣,她知道父親又想妹妹了。

  “姑姑的日子比我們好百倍,用不著擔憂?!蔽乙话胧窍氚参扛赣H,一半心里暗自對姑姑一去不復返多少有些意見。說實話,姑姑全家遠走的時候,我還年幼,不太記事,只記得姑姑個子修長。

  月亮隨著時間又走了一程。父親欠了欠身子,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

  我們都不說話,院壩安靜,整個老屋安靜,鄉野被一輪圓月照射著,朦朦朧朧。

  突然,父親的語氣有些低緩地說:“小七,你愿意聽我講你姑姑的故事嗎?”

  我愣了一下,父親這樣的語氣于我,多少帶有征求的意思,少有。

  “姑姑老了,不愿意動腿回娘家,也在情理之中?!蔽宜鸱撬鶈?。

  父親沒理會我,繼續說:“小時候家里窮,吃不飽飯,我很小就跟著同村的大人去很遠的鐵礦背礦石賣,沒有鞋穿,腳打起血泡,每次回家,我都會用幾分錢給你姑姑買泡粑。我天不亮出門,天黑了才回家,你姑姑總是坐在門檻上眼巴巴等我回來?!?/p>

  聽著父親小時候的故事,我用雙手托著下巴,仰望天上掛著的那輪月亮,眼角竟然不知不覺掛著晶瑩的淚珠。

  當然,爺爺奶奶就生育了父親和姑姑,父親不疼姑姑,誰來疼?

  我算是明白,看似情感有棱有角的父親,在中秋月圓之時,內心也柔軟無比。他對姑姑的那份牽掛,對著月亮訴說,姑姑能有感知嗎?

  后來,晚輩容兒曾去四川攀枝花尋找過姑姑,人是見著了,聽說姑姑在電話的那頭與她的嫂子,即我的母親聊了一些話題。具體的細節,不甚清楚。

  今晚,月圓如初。不知道姑姑遠在他鄉還好嗎?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