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尋茶記
發布時間:2024-08-15 09:57:16 來源:
新聞摘要:

  

  □ 陳放平

  酷暑,人們總想往海拔高的地方跑。一場雨后,小城降溫,我決定到河圖鎮尋茶去,看看公司的“茶朋友”們。

  河圖鎮是生態大觀園的重要組成鄉鎮,遠離城市喧囂,但又緊連南兩、渝湘高速,交通十分便利,境內平均海拔近1000米,剛好適合茶樹生長。這幾年,3000畝茶樹在河圖鎮長坪、冒水、中圖村連片鋪展,一株株幼苗長為業主企業和周邊群眾的“搖錢樹”。

  我每次到河圖茶園,都會拍照發朋友圈,引來很多朋友點贊甚至是羨慕。倒不是說這是什么神仙風景,但這山中的景物,怎不擁有純樸之美?況且這茶園自成一景,與藍天、山林、農戶等相得益彰,本就十分好看。特別是登高望遠,一片片茶園如海浪般暗涌激情,葉片反射著陽光,那景象真如波光粼粼,每一片葉子都是金色的。

  這段時間,茶園迎來管護期。工人們正操持著除草機忙著除草,機器運轉聲在靜謐的山間回蕩,仿佛一只只蜜蜂辛勤勞作。踩著剛剛割掉的雜草,大地變得有了彈性,一股鮮草味撲鼻而來——大自然濃烈的生命氣息。這些雜草生時搶了土地中的營養,但被割掉后,就地腐爛,又能變成肥料。

  “比起打除草劑,我們請人除草雖增加了不少勞力成本,但保證了綠色健康,所以我們做的生態茶消費者喝得放心。”茶園管理員張永偉說道。

  談話間,張永偉從三輪車中拿出兩個梨子遞給我們。

  我問:“自家種的嗎?”

  張永偉答:“肯定是自己種的撒!”

  我能聽出他的自豪。對農民來講,自己種的莊稼、水果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眼前的這片茶山,又何嘗不是他和大伙共同完成的佳作?

  春華秋實,一年四季,他和眾多的當地村民耕耘這片茶園,也實現了“靠山吃山”,他何嘗不感到自豪呢?他分享給我們的,哪里又僅僅是個梨子呢?

  對初入茶圈的我來說,每次進山尋茶,都是一次學習之旅,每次都有收獲。所謂尋茶,就是為了讀懂一片葉子,讀懂一片土地,接受自然的饋贈。植物的生命沒有淡旺季之分,春有春的風景,夏有夏的精彩。

  回到城區,吃過午飯,我繼續圍繞尋茶主題,叫來幾個同事在辦公室喝茶,喝的是源自這片茶園的“金佛山紅茶”。

  我邊倒茶邊和同事開玩笑說:“我們公司作為茶葉企業,盡管尚在初創期,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但我們要堅定信心做專業的茶企,首先要從自己愛上喝茶開始。以后我們的工作,百分之五十是處理具體事務,百分之五十是坐下來喝茶,只有我們自己先把茶喝明白了,才能把茶這篇文章做明白。”

  大家哈哈一笑,似乎認同這個道理。我說的是心里話,只有專心專注,方能專業。

  南川是茶樹發源地之一。如今,茶葉是南川的一張金名片。說到茶,大家自然要說南川茶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要說“南川金佛玉翠茶”“南川大樹茶”的各種榮譽,更要說我們做好茶產業的信心決心……

  人人都知茶葉好,但真要把一片葉子變成金葉子,難!

  同事A說:“酒好也怕巷子深。現在我們的品牌還很弱,市場開拓也是舉步維艱,銷售好難……”

  同事B說:“就是啊,現在同業競爭太大,哪個行業都很卷,要做成一件事,真的好不容易!”

  同事C說:“我倒覺得沒這么惱火,我們公司作為農業企業,有引領產業發展的使命和責任,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心往一處想,建品牌、提質量、拓市場,一步一個腳印往前進,就一定會成功!南川茶的明天一定會因我們而更加燦爛!”

  大家齊聲說:“對對對,我們一定會成功的,來干杯!”

  我看著辦公室墻上的3塊“重慶好茶”榮譽牌,深知使命在肩,任重道遠。

  我問:“今天的茶怎么樣?”

  大家答:“苦盡甘來!”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