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鎮現代設施農業升級 絲瓜產業注入新活力
發布時間:2024-08-13 09:19:29 來源:
新聞摘要:

  

2222222222222

  姜國強在觀察“蘋果絲瓜”的長勢。

  記者 甘昊旻 攝

  本報訊(記者 王婷婷)目前正值絲瓜上市黃金期,走進位于黎香湖大道沿線的南川區現代設施農業示范基地,放眼望去,一大片鋼架結構的塑料棚有序排列,里面的絲瓜植株枝蔓旺盛,藤上的果實勻稱飽滿、青翠欲滴,充滿現代感的種植場景讓人眼前一亮。

  “我們采用的是水肥一體自動化管理模式,可以實現降本增效。與傳統農業相比,現代設施農業的興起可以有效減少自然災害對農作物的生長影響,讓絲瓜產量和品質大幅提升。”南川區騰春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姜國強介紹,大棚里固定有灑水設備,工人只需打開節點閥門,幾十畝絲瓜就能在短時間內完成灌溉、施肥或病蟲害防治。現代農業設施的輔助讓農業生產實現了水肥精準化、種植標準化和管理精細化,有效管控了產品質量、提高了產品產量。

  除此之外,為了讓固有土地發揮更大經濟效益,該基地還綜合考量氣候、土壤、光照條件等因素,及時對絲瓜品類進行迭代升級,選擇了“蘋果絲瓜”作為今年的主打產品。據了解,新品種絲瓜較目前市場上的傳統絲瓜商品性能更好,長勢旺、產量高,抗氧化性強、肉質白皙不易變褐,瓜型美觀均勻,口感清香爽滑回甜,有望成為今后大觀鎮絲瓜的主栽品種。

  目前,在現代設施農業示范基地,已經開始采摘的“蘋果絲瓜”種植面積約100畝,試種第一年預計畝產可達0.6萬公斤以上。記者在基地看到,工人們有條不紊地將絲瓜套網裝箱,包裝材料上還專門印制了“蘋果絲瓜”品牌圖文。據介紹,為了塑造品牌形象、打開產品知曉度,他們采取了“前期送、后期賣”“統一包裝、統一售賣”等策略,豐富銷售方式,努力打造優質賣方市場。同時,堅持“以品質帶動銷量”,制定2.5元的品牌銷售底價,穩住產品質量。

  絲瓜的高品質發展也與當地農戶接受的標準化培訓密切相關。姜國強自身所經營的蔬菜基地每年會為當地村民提供20余個長期就業崗位,這些工人相對固定,掌握了絲瓜成長周期的所有管護技能,“他們從傳統農民轉變為絲瓜種植技術工人,和臨時用工相比,這對整個絲瓜種植產業來說,人力資源優勢就凸顯了出來。”姜國強說,現代設施農業的興起,不僅助力提升了農產品產值,也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多增收渠道。

  駱遠秀今年60多歲,中江村人,目前已在家附近的蔬菜基地連續務工9年左右。“年齡大了,我們上哪兒去找一份固定的工作?”每年2萬余元的收入既能提升生活品質,也可以分擔一部分家庭經濟負擔,她覺得很滿足。

  除了姜國強,現代設施農業示范基地還入駐了胡真偉、劉克建等多家蔬菜種植大戶,他們彼此之間通過成立“聯合社”來實現技術和銷路資源共享,已形成抱團發展趨勢。

  據了解,大觀鎮中江村計劃建設現代設施農業200畝,目前已建成100畝,此外還有100畝現代設施農業、10畝智慧工廠和360平方米展示區正在建設中。該基地全面建成后,將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帶動當地群眾增收。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