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晚
兒子近視了,配好眼鏡回來,他像往常一樣,沉浸在電子產品虛擬的世界中,不時地用手抬一下眼鏡。這讓我自責不已,電子產品不僅讓他視力下降,也讓我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吃過晚飯,兒子剛要打開電視,我偷偷把電閘拉下,房間一片漆黑,他有點不知所措,我用電路故障來不及修的借口帶他下樓。
夜晚月光皎潔,涼風拂面。這時,隱約傳來樂器聲,我們順著聲音尋去,發現公園里臨時搭了個小戲臺,聚集了不少人。兒子新奇地觀看了一會兒,在人群中發現了自己的小伙伴,興奮地跑過去一起玩耍。他們偶爾會跑回來看看戲曲,然后興致勃勃地議論一番。在戲曲聲中,我的思緒飄回了童年。
那時,村里家家沒有電視機,村頭的露天電影便成了全村人的聚集地。我清晰地記得和父母一起看電影的情景,我抱著小板凳蹦蹦跳跳地往村頭跑,媽媽不停地在后面叮囑:“慢點兒,慢點兒!”夜幕降臨,村頭的空地上已搭起了白色幕布,旁邊的放映機發出微弱的光芒。村民們聊著天,等待電影的開始,孩子們則在屏幕前嬉戲玩耍,影子映在屏幕上,仿佛一出精彩的皮影戲。
如今,現代科技發展,再也不需要跑村頭看露天電影了,一部手機就能滿足人們看電影的需求,更別提還有電視,電影院等各種娛樂場所了。但科技進步的同時也讓人沉迷于虛擬世界,尤其是孩子,怎樣才能更好地利用科技又讓孩子不沉迷呢?
這時,兒子蹦蹦跳跳地朝我跑過來,他嘴角揚起,小臉紅撲撲的,額頭上滲出細細的汗珠,但眼睛卻亮晶晶的,滿是興奮。表演結束了,人們也沒有散開,各自聊著天。兒子玩累了,靠在我旁邊不說話,我便給他講小時候我在村頭看露天電影的趣事:“我喜歡和小伙伴跑來跑去,喜歡在電影幕布前玩手影游戲,喜歡坐在爸爸肩頭看電影吃瓜子,每次都落爸爸一身,爸爸也不生氣……”兒子聽得津津有味,突然說:“媽媽,我要看露天電影?!蔽倚χ念^說:“現在科技進步了,有了電影院,不需要露天電影了。”兒子有些失望,我又說:“夜晚本身就是一個露天電影院,有人的表演,也有大自然的表演,只要我們仔細觀察?!?/p>
“大自然也有表演嗎?”兒子睜大了眼睛,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其實,他喜歡的是我描述的那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但我的話似乎激起了他對大自然的探索欲望。
于是,我提出建議:“我們每周都去看一場‘露天電影’好嗎?可能是人的表演,也可能是大自然的表演。”兒子興奮地同意了。之后的晚上,我們沒有看電視,也沒有玩手機,而是一起去尋找夜晚的演出。我們看過音樂噴泉,燈光變換,水柱伴著音樂舞動;看過街頭藝人即興表演,才藝讓人驚嘆;我們還去捉了螢火蟲……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被充分激發,不再頻繁地提起看電視。
最近,我們看了一場物理舞臺秀,他對物理實驗產生了濃厚興趣,我們約定周末去圖書館,借一本做實驗的書一起學習。
“露天電影”時光,不僅讓我重溫美好的童年記憶,也讓我們母子之間的距離更加親近,找回了久違的溫馨。